“今年以來,我委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以學習教育為形式,以服務民生為根本,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通文明志愿行動,讓文明之花處處綻放在豐都大地上。”近日,重慶豐都縣交委黨委書記程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
豐都縣交委職工在清理堵塞的公路地下溝
志愿服務彰顯文明
“我們既是駕駛員,又是志愿者,如果你有什么困難,我們可隨時向你提供志愿服務。”如果你經常乘坐縣內公交車或出租車,就會聽到駕駛員說這樣類似的話。
據悉,這是今年豐都縣交委在開展“重慶好人”“十佳公交車”“十佳出租汽車”駕駛員創建及“雷鋒精神我代言”志愿行動中的文明用語。同時,該委以“創建文明城市、建設上善豐都”為主題,開展了“文明創建我參與”志愿行動;組織志愿者走進社區、走進結隊村,開展了“鄰里守望我相助”志愿行動。高考期間,動員出租汽車客運企業組建“高考愛心直通車”,免費接送考生6000余人次。
“在開展的交通志愿服務行動中,我委組織交通行業黨員赴渝運豐都客運站清掃廣場垃圾,清理車站周圍‘牛皮癬’;發放文明出行宣傳資料,提供宣傳咨詢;為旅客端茶倒水、放置行禮、引導購票等便民服務。”縣交委黨委副書記秦紹南說,并組織出租汽車、公交車輛駕駛人員700余名,重點圍繞儀容儀表、服務技巧、文明用語等多方面開展禮儀培訓。
秦紹南告訴筆者,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及志愿服務,涌現出了重慶好人、雷鋒式的哥冉正金,拾金不昧、豐都的姐劉建瓊等許多行業標兵,充分展示了該縣交通行業良好形象。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豐都縣出租汽車失物招領中心共收到駕駛人員交來乘客失物200余件。
群眾出行安全便捷
“以前,村里雖然修通了公路,但不通客運,村民出行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如今,客車開進了村,村民公路邊招手即可坐車。”興義鎮天水村一組村民冉崇鋒說。
結合“兩學一做”,縣交委加快推動客運發展,保障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截至目前,全縣共開通農村客運83條(今年新增2條)、客運車輛254輛;全面落實農村客運車輛保險、燃油、座位補貼等扶持政策;建制鄉鎮街道及符合通行條件的行政村客車通達率均達100%、建制行政村客車通達率86%,農村居民出行條件明顯改善。
“通過優化公交線網,不斷擴大公交網絡覆蓋面,現已開通公交線路17條、公交車輛78輛,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秦紹南說。
市民鄭東林對此有深刻感受。他家住在豐都國際商貿城附近,以前,公交車只開到龍城華府,進城購物坐車要走十幾分鐘的路,十分不便。如今,公交車起點站設在了商貿城,而且可直達火車站,走出家門幾十步路就可坐車,實在是安全便捷。
據悉,縣交委還對城內的出租汽車經營管理進行了規范,并加快推進出租汽車改革工作,全縣232臺出租汽車全部實現無償使用,網約出租汽車行政許可相關業務正按有關規定有序推進。今后,市民出行將更加方便。
“四進活動”群眾點贊
“為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我委還開展了進工地、進車船、進站點、進村社的‘四進活動’,收到了群眾的普遍點贊。”秦紹南說。
據悉,進工地,即看工程施工進展情況、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工程質量保障情況等;進車船,即看車船證照及設施設備是否齊全有效、服務質量是否滿意、安全措施是否落實、技術狀況是否良好、車(船)容車(船)貌是否良好等;進站點,即看站點環境衛生及站容站貌是否良好、服務質量是否滿意、安全措施是否落實等;進村社,即看農村公路管養情況、交通運力投入及保障情況、農民出行便捷情況等。
“今年,我委還結合交通行業實際,以‘做合格共產黨員,辦人民滿意交通’為學習教育主題,以建設‘暢安交通’、‘和諧交通’、‘高效交通’、‘廉潔交通’為載體,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設。”秦紹南說。
程用表示,下一步,該委將按照“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學習計劃,以及委黨委中心組學習計劃要求,采取多種方式加強黨員的學習,并在學習的同時做好六個方面工作,即繼續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完善黨建工作制度;進一步加強支部建設和黨員管理;開展活動提升形象;繼續做好學做結合;繼續加強督導檢查。
原標題:豐都交委:“志愿服務進村站 文明交通我先行”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