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在四川成都揭牌。這個圍繞川藏鐵路工程建設、環境保護、災害防護、裝備研制、運營管理等任務搭建的技術創新平臺,成為了新型舉國體制下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的試驗田。中國鐵路在創新的道路上又邁下了堅實的一步。
看得見、摸得著,鐵路的變化就真實的發生在我們眼前,可謂翻天覆地。也許就在二十年前,白色標牌的綠皮火車,“哐哧哐哧”坐個十幾個小時太普遍了。遇上過年回家,更是“熱鬧”,空間狹小、雜亂無章,人擠人站在過道上或坐在地上,連廁所都站了三四個人。“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的叫賣聲,白酒味、泡面味混合的氣味,這可能是現如今許多像筆者這樣90年代人,兒時對坐火車普遍的記憶。
仿佛一眨眼就變了,現如今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高鐵,時速350公里,猶如巨龍一般飛馳在廣袤的大地上。高鐵網越織越密,火車越來越快、乘車越來越便捷、科技感越來越足、越來越舒適省心。以前一天一夜的路程,如今也許只需幾個小時。干凈整潔的車廂,處處充滿著現代的感覺。鐵路“黑科技”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人們的認知,電子客票、刷臉進站、鐵路e卡通、智慧車站、高鐵外賣、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一連串的新名詞,讓我們感嘆中國鐵路的變化、偉大祖國的發展。
這變化離不開創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是前進的啟明星,是蓬勃向上的助推器,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國家需要創新,企業更需要創新。沒有創新的助力,就不會有如今的乘車體驗。
多年的創新之路,我們看出了中國鐵路秉承創新發展的理念,表現著勇爭科技創新先行者的擔當,更折射出不斷完善自我服務老百姓出行體驗更美好的初心。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中國鐵路一定更高速、更優質、更安全,可以在未來持續提升人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