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創新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關鍵之年。山東汶上縣交通運輸局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全面深化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以“非現場執法”提升交通運輸執法效能,以信息化監管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管理水平,以科技賦能推進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
汶上縣地處山東省西南部,發達的公路網絡、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堅實的產業基礎,奠定了汶上縣交通運輸業強勁的發展基石。然而隨著汶上縣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運輸違法超限超載現象日益嚴重,已經成為危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影響社會經濟協調、健康發展的一個突出社會問題。
在《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公安部關于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的實施意見(試行)》等一系列文件的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汶上縣交通運輸局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綜合治理、科技治超”的工作機制,打造出以“5大應用平臺、3大運行機制、10大科技系統、1套執法流程以及后續工作處理”為支撐的精準化、常態化科技治超新體系。近年來隨著汶上縣科技治超新體系的深入應用,汶上縣交通運輸局不斷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精細化管理水平,在科技治超新體系的基礎上,強化路警聯合執法,建立和完善行業監管機制,最終形成了汶上治超“非現場執法”新模式。
汶上治超“非現場執法”新模式,以科技治超新體系為主導,以治超非現場執法動態檢測點、道路引導標識標牌為重要依托,以路警聯合執法為保障,以行業監管為抓手,使超限超載車輛治理工作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汶上縣交通運輸局按照“先干道后支線、分點布設、分步實施、聯網成片”的要求,先后在國道、省道、縣道建成了7處治超非現場執法檢測點,并擬在縣鄉道路(次義線、郭白線、南郭線)建設治超“非現場執法”檢測點3處,基本覆蓋全縣主要國省干線、縣鄉公路和重要貨物運輸通道,真正做到全域統籌、全程監控、全天候監管。以上7處治理超限超載不停車檢測系統,均由山東新眾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標承建,并通過山東科學計量院計量檢測后投入使用,治超稱重系統產品則由北京盤天新技術有限公司和海康威視公司提供。
新建設的國道327、縣道082兩處治超“非現場執法”檢測點是嚴格按照國家《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在新建、改建公路時,便將超限檢測站點、車輛檢測等技術監控設備作為公路附屬設施一并列入工程預算,與公路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運行,基本達到了布局結構優良、控制嚴密、執法規范、運轉協調的目標。
針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車輛,汶上縣交通運輸局通過固定標志牌、LED 可變信息等道路引導標識標牌,精準指引超限超載車輛進場卸貨消除違章。
汶上縣交通運輸局、汶上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兩部門攜手合作,以交通數據共享、設備互聯、信息同步、協調一致為基礎,開展常態化聯合執法行動,有效遏制了公路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全縣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率由原來的12%下降到0.1%以下,尤其是針對部分車輛急剎車、通行車輛長時間滯留、溜邊行駛、S形行駛等各種違法行為規避非現場執法檢測,汶上縣交通運輸局通過在檢測區域中心漆劃隔離實線、增設路面車道標志標線、新增抓拍攝像機等措施規范行駛路徑,將抓拍的違法信息通過專線傳至交警違章處罰平臺,由交警實施處罰,為汶上治超“非現場執法”新模式的應用提供了保障。
汶上縣交通運輸局勇立潮頭、銳意進取,在創新中追求轉變,在攻堅中追求卓越,在實干中追求佳績。針對縣域內的交通運輸貨運企業、“兩客一危”運輸企業、出租企業、駕培維修企業、工礦企業,汶上縣交通運輸局利用治超“非現場執法”設備及平臺,擴充“非現場執法”外延,探索信息化監管,從源頭管理長效機制入手,強化行業監管,打擊違法行為。先后在汶上縣汽車站、醫院、商場等場所安裝職能監控設備。同時,在路上增設黑煙抓拍、外廓尺寸測量等“非現場執法”設備,治理幾何體超限、非法改裝、遮擋號牌、黑名單、黑煙車等違法運輸。黑煙車治理就是汶上“非現場執法”的典型化代表,汶上縣交通運輸局引進黑煙抓拍系統,與地方環保局、公安交警部門聯合行動,科技執法持續助力交通運輸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汶上縣交通運輸局以數字賦能執法,以科技提升能力,積累出“平臺監管、統一指揮、科學調度、精準打擊”的執法經驗,探索出“智能取證、數據分析、科學研判、實施治理”的平臺式執法模式,有效提高節約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執法效能,提高了通行速度,優化了發展環境。
汶上“非現場”執法新模式,不僅為汶上縣交通運輸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引來了省內外各地同行的關注和認可,成為汶上縣對外展示形象的新“窗口”。
建設數字交通,任重道遠。汶上縣交通運輸局既已開啟破冰之旅,必將繼續守正創新、乘風破浪,努力構建交通運輸“非現場”執法新格局,為人民群眾出行提供一個安全暢通、低碳綠色、智慧高效、舒適宜人的交通環境,為汶上縣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文/汶上縣交通運輸局 姬生若)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