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東四北大街,市民騎行在寬敞的非機動車道上。 本報記者 鄧偉攝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日前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城六區新街口外大街等多條道路,早高峰1小時騎行量突破3000輛次。為了打造景美路暢的騎行、步行環境,本市每年給慢行系統“體檢”,各城區通過創新設置“限速區”、拓寬非機動車道步道等方式,吸引越來越多市民“零碳”出行。
自行車道里程總規模第一
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20年開始,本市借鑒倫敦健康街道評價體系、哥本哈根單車指數等國際先進慢行系統評價體系,以市民出行體驗為核心,從秩序管理、設施水平、使用效果等多個維度,構建了“年度體檢+月度追蹤”的慢行交通服務評價體系。同時根據“體檢”結果,制定下一年度的“治療方案”。
2020年“年度體檢”顯示,在人口規模相當的國際城市中,北京慢行交通設施里程排名前列,自行車道里程總規模第一;中心城區工作日出行總量3619萬人次,獨立自行車道密度為2.78公里/平方公里,萬人自行車道里程3.17公里,居于世界前列。核心區、石景山區和城市副中心非機動車車道寬度達標率較高,均超過80%,其中核心區非機動車車道寬度達標率最高,為83%;核心區的步道寬度達標率最高,為69%。
根據“體檢報告”,本市制定了《2021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統品質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在設施完善方面,對路幅寬度12米以上、非機動車道寬度不足2.5米的路段,通過調整路幅形式、壓縮機動車道寬度、減少機動車道條數等方式進行綜合整治,保障非機動車道通行寬度至少為2.5米,現已完成34.2公里整治。
在重點街區,對人行步道通行寬度不足2米的路段鋪設樹池蓋板,拓展步道通行空間,全市重點路段共加蓋樹池蓋板8985個。
王府井9條胡同限速30公里
為更好地提升交通秩序,東城區在王府井地區打造限速區,率先在韶九胡同、帥府園胡同、煤渣胡同、柏樹胡同、甘雨胡同等9條胡同劃定30公里限速區。
東四南、北大街則通過慢行系統整治提升,為騎行、步行掃清了“障礙”。在張自忠路與東四十條交叉路口看到,過去凌亂設置的各類箱體不見了,行人可以在五米寬的步道上暢行。東城區城管委副主任王濤介紹,通過拆除、整合、隱形、挪移等方法,東四南、北大街兩側可視的各類桿體從660根消減至268根,箱體從707臺消隱至24臺。
騎行路權也得到了保障。“全線機動車道寬度壓縮到3米左右,為非機動車擠出更多空間。”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一級主任科員周先奉介紹,通過調整部分十字路口渠化方式,沿線4處老式公交站臺被改建變為“港灣式”公交站,為慢行、公交騰挪了空間;在路口位置,增加彩色鋪裝,在全線增加自行車標志,設置非機動車停車區域、快速通行帶和院前過渡帶,讓出行體驗更為流暢,實現“健步悅騎”。
電動車執法量是去年3.55倍
今年以來,市交通管理部門加大對機動車違法占道行駛、電動自行車違法騎行的執法力度,9月,機動車違法占道行駛執法量較去年同期增加89%,電動車違法騎行執法量為去年同期的3.55倍。同時,通過設備“賦能”等方式,加強電子眼非現場執法,納入交管系統的非現場執法設備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5%。
調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城六區主要道路早高峰8時至9時騎行量平均值為 1898 輛次/小時,較去年提升了2.2%。其中,新街口外大街、天壇東路、南蜂窩路、趙登禹路、右安門內大街、西單北大街、東單北大街等多條道路的早高峰1小時騎行量突破3000輛次。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