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成縣交通運輸局創建“美麗公路”側記
從空中俯瞰,一條條暢安舒美的“美麗公路”橫亙于青山綠水、儼然屋舍之間,一頭通向寬廣的鄉村舞臺,一頭連起村民的幸福生活,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戰略、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深入融入成洲大地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交通保障。
成縣交通運輸局圍繞《隴南市“四好農村路”示范市創建方案》《隴南市美麗公路創建實施方案》的要求。按照“政府主導、交通主力、部門參與、分級負責、鎮村聯動、群管群養”的全民共參與機制,形成了推進工作的強大合力,集中開展“美麗公路”創建工作。按照“創亮點、見成效、出經驗、爭示范”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設施美”“綠化美”“路域美”“交旅融合”(三美一融合)思路,全面啟動“美麗公路”建設。
走在成縣的公路上,靚麗的風景和干凈的路面讓人心情舒暢。“安全、干凈、整潔、有序、美觀”是對路域環境整治的目標。根據管養公路的實際情況,通過總結往年路域環境工作經驗,將超限運輸治理工作納入到路域環境治理范疇,將路域環境治理拓寬延伸到各條支線,有針對性的將城鄉結合部、省際交界處和集鎮路段列為治理的重點,形成重點突出、覆蓋面廣的路域環境治理工作格局。
在“美麗公路”創建中突出“四美”,創建手段美,堅持“存量挖潛”,盡量不破壞環境、不與民爭地,最大程度保護山區生態。表現形式美,挖掘自然和文化景觀資源,突出美學質量,打造公路自身的景觀系統。出行心情美,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完善公路配套便民服務設施,逐步推廣智慧公路,改善出行體驗。社會效益美,打造一批資源路、旅游路和產業路,促進資源聚合。
路域環境整治是打造“美麗公路”的重要措施,通過強化公路日常巡查和對損路、破路行為的管理,管養線路基本達到路域環境“八無”的管理要求,營造了整潔、美觀、舒適的視覺效果。堅決取締占路集市貿易、占道經營、占道擺攤設點的現象,搞好公路用地及建筑控制區的硬化、綠化、美化等配套建設,實行宅路分家,改善路段生態環境,通過這些措施,有效治理“以路為市”這一頑疾,解決了公路“腸梗阻”老大難的問題。
扮靚路容路貌為重點,創建“全路無垃圾,車行無揚塵”的通行環境,實現“五凈”(路面凈、路緣石凈、綠化帶凈、邊坡凈、邊溝凈)、“十無”(路面無破損、無垃圾雜物,路緣石無缺損,綠化帶無缺株死株,路肩邊坡邊溝無雜草、堆積物、非法種植物;公路用地、建筑控制區無違章建筑物、構筑物;無占道經營、馬路市場和打場曬糧,無未硬化和私設的平交道口,無占用、挖掘、跨越、穿越公路行為及設施;無非公路標志牌;無破舊建筑及殘墻斷壁)。對現有的停車區、景觀點、加油站等加強管理,完善公路服務設施,加快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體系的推進,建設集客、貨、郵等服務功能于一體的鄉鎮綜合服務平臺。
查處違法涉路行為,增加巡查頻率,加大巡查力度,做到巡查“無縫隙、無盲區、無死角”清除公路綠化帶及兩側的散落垃圾、建筑垃圾和各類堆積物,拆除公路兩側違法搭建的各類攤棚和圍墻等違法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清除公路邊的各類馬路市場、廢舊物品收購店(點)等,拆除非法設置的各類非公路標志牌,規范沿線各類標志牌設置,整治車輛亂停放現象,改善交通秩序,徹底消除公路沿線“臟”、“亂”、“差”現象。通過整治,將路融于景中,實現路與景、路與村、路與戶的協調統一,為全縣經濟發展和公眾出行提供“暢通、安全、舒適、優美、生態”的公路通行環境。及時查處公路違法行為,提升工作效率。加強交通執法的宣傳工作,組織交通執法人員在普通國省干線公路超限運輸勸返點,以及學校、鄉鎮、貨運源頭企業、建筑工地等車流與人流密集處等地方,通過懸掛宣傳橫幅、擺設宣傳展板、利用執法巡查車載電子屏滾動播放標語、開設現場咨詢臺等方式,向駕駛員及廣大群眾宣傳公路法律法規知識。
開展城鄉主要出入口環境集中整治,以縣域內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國道、省道的市際出入口及縣道公路的鄉鎮(街道)出入口為重點,以常態保潔到位、秩序管理到位、綠化美化到位、形象標識到位為內容,開展集中整治,落實有效措施,鞏固整治成果。開展公路及兩側環境集中整治,以國道、省道、縣道沿線建筑控制區及可視范圍為重點,以整治違法建筑物、規范宣傳標牌、規范沿線經營活動、綠化美化路域環境、完善公路附屬設施為內容,按照突出重點、逐年推進的要求,開展集中整治,落實有效措施,鞏固整治成果。
實施公路“美化、綠化、凈化、亮化”四化工程,打造綠色公路,開展公路兩側環境衛生治理,規范公路沿線單位和群眾建筑材料堆放、垃圾傾倒行為,實施“宅路分家"和“一低三化”工程,即房前接道口比公路路肩低、房前公路水溝石砌化、接線便道硬化、門前綠化,實現凈化路面、凈化水溝、凈化公路用地。開展公路綠化工作,營造“路在綠中、行在景中”的公路通行環境。
打造“錯落有致、特色鮮明、色彩宜人”的生態景觀路,減少公路邊坡水土流失和公路塌方,恢復邊坡生態功能,形成點、面相結合的綠化結構,全面提升公路綠化品質,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真正實現“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的意境。經濟效益成效明顯,美麗公路的創建讓各類要素的集聚提供“加速器”,為沿線群眾生產生活注入了不竭的“活水”,游客增多了,農特產品增加了銷量,游客充分享受“吃農家飯、購農家物”快樂,村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走上了“快車道”,公路美、鄉村美、游客來、旅游興,美麗公路正在為當地群眾輸出“美麗經濟”!
積極探索“交通+旅游”實踐路徑,為游客提供“美在公路、美在服務”的全新體驗,發揮公路的貫通作用,構筑“快進慢游”旅游交通網絡,積極服務“交旅融合”戰略,不斷提升旅游服務保障水平,打造路景融合精品路線,采用借景、造景等優化手段,改善路域范圍內的景觀風貌,提升路域整體視覺景觀。美麗公路充分考慮沿線農業、旅游資源的分布情況,通過串點引線的方式,串聯起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西狹景區、健身步道、情人坡、觀景臺、古樹觀光園、莊園等景點,打造多條集觀光、休閑的自駕旅游線路,把“美麗公路”打造成精品路、景觀路、旅游路、幸福路。(文圖/王彥陽)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