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達州市交通運輸局召開全市交通運輸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安全生產、疫情防控暨交通投資視頻會
5月26日晚,市交通運輸局召開全市交通運輸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安全生產、疫情防控暨交通投資視頻會。
會議強調:
要以“牛犢不怕虎”的干勁下好安全度汛先手棋。一是以風險防范為先手,打好主動戰(zhàn)。完善風險管控機制、會商傳遞機制、運行監(jiān)測機制,切實解決“認不清”、“想不到”和“管不到”的問題。二是以專項整治為抓手,打好攻堅戰(zhàn)。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嚴格執(zhí)行安全生產“五六七”工作法,以專項行動為抓手,突出隱患排查重點,強化臺賬管理,堅持立行立治,果斷臨災避險。三是以綜合施策為推手,打好持久戰(zhàn)。立即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聚焦突出問題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扛實“責任”不松弦,強化“監(jiān)管”補短板,突出“應急”抓防范。
要以“螞蟻啃大象”的韌勁筑牢疫情防控基礎樁。一是政策宣傳要更深入,把政策傳達至操作一線,做到應知盡知、應會盡會。二是卡口運行要更規(guī)范,督促交通卡口人員到位、履職到位、防護到位,嚴格按照“入川即檢”“入達即檢”“入達即控”要求,逢車必查、逢人必查、全員查驗,杜絕隨意加碼減碼,杜絕簡化顛倒流程,杜絕以車牌號識別省內省外。三是行業(yè)管理要更細致,持續(xù)加強對交通運輸場站、企業(yè)、工具及從業(yè)人員的督導檢查,落實防疫措施,引導乘客做好自身防護,堅決做到“五個100%”,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在交通運輸領域擴散風險。
要以“靈猴顯神通”的巧勁織密信訪維穩(wěn)責任網。一是政治站位再提升。增強底線思維,堅定“萬無一失”信心,樹立“一失萬無”認識,細之又細抓好交通運輸信訪維穩(wěn)工作。二是排查化解再加力。集中開展不穩(wěn)定因素排查化解行動,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yè)、重點群體、重點問題和重點人員涉穩(wěn)因素分門別類預警監(jiān)測,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解、政策宣傳、幫扶解困、疏導化解等工作,防止小問題聚合成大矛盾,從源頭上減少群體性事件發(fā)生。三是維穩(wěn)責任再壓實。做到“五個嚴防”,及時查找漏洞,補齊短板,確保全市交通運輸行業(yè)平穩(wěn)安定。
要以“獅子搏象兔”的狠勁打好投資建設攻堅戰(zhàn)。一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緊扣三年大會戰(zhàn)“第一年首戰(zhàn)必勝”的剛性目標,全力推進項目落地見效,用數據說話、用行動作答、用民意打分,奮力做到會戰(zhàn)“月月實”“月月勝”。二要強化投資建設調度。逗硬監(jiān)管全市交通重點項目,及時協(xié)調解決問題,每周一檢查、每月一通報、每季一考核。三要強化質量安全監(jiān)管。市公路(水運)工程質監(jiān)站每周要對市本級項目開展一次質量和安全全覆蓋檢查,每月要組織縣(市、區(qū))交通運輸質監(jiān)機構對各縣(市、區(qū))交通重點項目開展一次質量和安全全覆蓋檢查。
要以“打蛇打七寸”的準勁實施非法營運大整治。一要向機遇借力快行動。在思想上要緊起來,在行動上要快起來,在措施上要硬起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垮打散地下班線。二要向科技借力強蹲守。抽派精干執(zhí)法力量,組建特別行動小組,駐守重點部位高速出口,從嚴從快及時查處。三要向數據借力重摸排。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廣泛收集非法營運基礎信息,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不斷提高“大數據”精準化打擊水平。四要向機制借力抓整治。落實一周三聯(lián)動工作機制,健全執(zhí)法協(xié)作機制,強化協(xié)同聯(lián)動,大力整治重點場所區(qū)域的“喊客攬客”現象。
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建設服務中心在家班子成員,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達州高新區(qū)科經局、達州東部經開區(qū)園區(qū)建設局和市公交公司主要負責人在主會場參會;各縣(市、區(qū))交通運輸局班子成員,各股室、下屬單位和轄區(qū)重點交通運輸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在各地分會場參會。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