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清水一路奔跑,滋養出“鮮甜自有道”的周至獼猴桃。不久前,圓通全貨機“周至獼猴桃”專機從陜西西安首發,分別飛往深圳、杭州兩地。從地頭到餐桌,果品投遞時間縮短1到2天,實現了“保鮮次日達”。嘗鮮提速、物流升級,背后是陜西交通綜合統籌促進發展的前進步伐。
今年3月,交通運輸部與陜西省政府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快陜西省交通運輸發展合作協議》(簡稱《協議》)。根據《協議》,交通運輸部將重點支持陜西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完善、交通扶貧脫貧攻堅、交通運輸行業治理能力提升,共同推進陜西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力爭到2020年建成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開啟轉型升級新征程
部省合作,為陜西交通加快新一輪改革發展、轉型升級的進程提供了動力。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今年3月在陜西調研時表示,陜西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對完善全國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西部大開發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時任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與李小鵬座談時表示,陜西將完善交通規劃,統籌做好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交通扶貧等工作,加快鐵路、公路、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功能完備、方便快捷、一體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努力把陜西省的區位優勢轉化為競爭新優勢,為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支撐。
為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陜西省政府明確,將建立由省政府分管領導負責,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交通運輸廳等省級部門和西安鐵路局、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省郵政管理局等單位參加的省級綜合交通運輸協調推進機制。
繼組建陜西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后,陜西今年將成立省貨運航空公司,發展本土航空貨運,補齊短板。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已與圓通集團、西部機場集團、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簽署了《組建西北國際貨運航空公司合作協議》。目前,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多渠道創新融資模式
“十三五”期,陜西將投資5000億元支持交通運輸建設。綜合交通建設任務重大,如何籌集資金?8月20日,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召開干部大會,研究解決資金籌集問題。會上,廳長馮西寧表示:“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籌集是關鍵,也是擺在我們面前最為緊迫的任務。”
部省合作提供了重要途徑。根據《協議》,交通運輸部支持陜西省在交通建設融資模式上先行先試,指導陜西省完善推進PPP項目實施的政策措施。陜西省委、省政府也積極推動,加快優化整合企業,搭建融資平臺,破解資金難題。今年8月印發的《陜西省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提出,重點圍繞“十三五”規劃的交通運輸項目,將實施112個PPP項目,估算總投資3238.77億元。
在重大項目建設模式上,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創新性地與中國鐵建、中國中鐵和葛洲壩集團簽署了1465億元的項目合同和投資意向協議。省交通運輸廳還利用省政府配置的優質礦產資源,通過資本化運作籌措資金。
11月6日,陜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陜西省政府在同意組建該公司的批復中指出,設立省交通投資集團是創新完善交通運輸投融資體制機制,推動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這為落實好《協議》進一步提供了資金保障。
明確目標 合力攻堅
致富通途連天塹。今年8月,全長828公里的陜西沿黃觀光路建成通車,途經榆林、延安、渭南、韓城4市12個區縣,其中8個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直接受益人口達200多萬人,成為三秦大地上又一條希望路、小康路。
“十三五”期,陜西省要確保5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農村交通建設是交通扶貧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根據《協議》,交通運輸部重點支持陜西77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國貧縣和革命老區,以國家高速公路建設和普通國道升級改造為重點,加快推進骨干通道外通內聯,加快陜西貧困地區資源路、旅游路和產業路建設,共同推進“交通+特色產業扶貧”“交通+快遞”。
目前,陜西省扶貧地區新增通暢建制村476個,全省建制村通客車率95%,新增通客車建制村201個,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
據了解,為使《協議》盡快落地開花,陜西省交通運輸廳狠抓落實、強力推進。4月28日、5月2日,相繼召開全省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推進會和黨組擴大會,就全行業交通扶貧脫貧攻堅進行動員、部署。成立了交通扶貧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和廳領導分片包抓督導工作小組,各單位主要領導帶隊深入各市縣的貧困村、貧困戶,摸清底數和致貧原因。
為促進發揮交通先行官作用,陜西省政府把建設高速公路規模約1500公里、新改建干線公路規模6000公里以上、完善提升農村公路約6萬公里作為“十三五”期交通脫貧攻堅3項重點任務。陜西省將通過省財政和其他方式每年安排不少于25億元,用于支持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同時,加大稅費優惠支持力度,公路建設征遷范圍內國有或集體的電力、電信、管道、礦井、水利設施等地上、地下附著物設施,由產權單位自行拆除或遷移,建設單位按遷改工料費予以補償。
搭建平臺、匯聚資源、促進發展,如今,部省合作釋放出滿滿能量,推動著陜西交通砥礪前行。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