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9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從一顆夢想的種子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大樹,成為有理念引領、有合作機制、有務實項目的全球經濟合作平臺。中歐班列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互聯互通的重要交通紐帶,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尤其在疫情期間實現逆勢增長,成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力量,描繪出新形勢下共建“一帶一路”馭風前行的生動畫面。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歐班列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編制了《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系統梳理了中歐班列發展成效與經驗,展望了中歐班列未來發展方向。這份《報告》的發布恰逢其勢、正當其時、意義深遠?v覽全文,《報告》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凸顯出中歐班列的三種“力”——影響力、生命力和向心力。
一、砥礪前行,中歐班列成績斐然凸顯國際影響力
《報告》通過詳實的數據、豐富的案例和國際社會的多方評價,系統全面地展示了中歐班列在通道網絡建設、國際經貿合作、國際供應鏈穩定、沿線國家交流合作以及班列開行規模質量等五方面成就,勾勒出中歐班列發展全貌的工筆畫。
兩千多年前,古代絲綢之路開啟了東西方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詩篇。如今,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絲綢之路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共同需求,加速推動亞歐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的重構,中歐班列應運而生。從2011年重慶至杜伊斯堡國際列車的“破冰之旅”,到成都、鄭州、武漢、蘇州、義烏等城市中歐班列的開行,再到2016年統一品牌正式啟用,中歐班列進入統一規范、合作共贏、健康持續發展的新階段。2021年,中歐班列開行15183列,連續兩年超過萬列,物流服務網絡覆蓋亞歐大陸全境,譜寫了亞歐合作發展新篇章,成為具有強大輻射力、帶動力和影響力的國際物流品牌。中歐班列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溢出效應。
一是中歐班列成為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中歐班列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內陸多個省市構建起全新的對外開放產業格局。中歐班列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為亞歐鐵路貨運通道和網絡注入了新的血液,帶動了沿線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優化升級,還涌現出許多新的物流、工業、商貿中心、產業園區,有力促進了沿線國家經貿合作與繁榮發展。中歐班列為沿線國家帶來新的商機,為當地人民帶去更多工作機遇,搭建了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新平臺。
二是中歐班列成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器。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間,中歐班列以全天候、大運量、接觸少等優勢,有力保障了國際抗疫救援物資和工業原材料、產成品的通暢運輸,助力沿線國家企業復工復產,為全球抗疫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在烏克蘭危機、蘇伊士運河擁堵等重大突發事件中,中歐班列仍保持安全穩定暢通運行,展現了良好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增強了國際物流應急保障能力。
三是中歐班列成為沿線國家交流互鑒的新紐帶。以中歐班列開行為紐帶,中外交流合作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中歐班列境外節點城市與中國主要開行城市建立了國際友好城市關系。中歐班列也成為沿線國家人民的“購物車”,讓沿線人民更加便捷地共享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商品。中歐班列打造了亞歐貿易和人文交流的新通道,將更多沿線國家的文化產品引入中國,同時也讓富有中國元素的商品走出國門,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二、回望來路,中歐班列互惠共贏煥發強大生命力
開放合作是各國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對外開放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系在一起,通過尋找各方利益契合點和發展最大公約數,促進全球互聯互通。中歐班列正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縮影和見證。經過沿線國家的共同努力,中歐班列探索出一條凝聚共識、博采眾長、富有活力的發展模式,煥發出越來越強大的生命力,架起了中國與亞歐各國互通有無、互惠互利的橋梁。
《報告》貫徹新發展理念,從沿線各國領導人、政府部門、相關企業等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互動中,從鐵路、海關、商貿、物流等多領域的協同創新中,抽絲剝繭、由表及里,深入剖析了中歐班列的成功經驗。那就是,沿線各國將弘揚絲綢之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貫穿中歐班列發展的全過程和各環節。
單絲不線,孤掌難鳴。中歐班列的發展離不開沿線國家的通力合作。截至2021年底,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3個國家180個城市,其中德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國家已深度參與中歐班列運營。由中國鐵路牽頭成立的中歐班列運輸聯合工作組、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為各參與方溝通交流、共商發展搭建了合作平臺。此外,沿線國家外交、商務、海關、郵政等部門加強政策溝通,為中歐班列暢通運行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支撐與保障;沿線城市、企業間開展深度交流合作,為中歐班列提供了優質的物流服務和穩定的貨源保障。
精益求精,新益求新。中歐班列的發展離不開各參與方的協同創新。在沿線各國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中歐班列建設者積極面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在鐵路通道建設、運輸組織、通關模式、產品經營等方面突破創新,不斷提升中歐班列服務質量和開行效益,使中歐班列得以生生不息、行穩致遠。
惠而好我,攜手同行。中歐班列的發展契合了各方共同發展的訴求。中歐班列發揮便利快捷、安全穩定、綠色經濟的比較優勢,為亞歐國際貿易提供了除海運、空運之外的物流新選擇,促進了沿線國家貿易投資便利化,構建了更具開放性、包容性、普惠性的“班列經濟”,實現了通道建設成果共享、班列效益成果共享、貿易合作成果共享。
三、展望未來,中歐班列開創新局進一步凝聚向心力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及地緣政治沖突相互疊加,國際形勢愈加復雜,但和平發展仍是時代主題,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日益頻繁和緊密,中歐班列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新的風險挑戰。
從機遇角度看,一方面,我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助于推動中歐班列沿線經濟發展,推動內外市場聯通,推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更為緊密。伴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互聯互通深入發展,從東南亞、中亞到歐洲,設施聯通形成疊加效應,將為中歐班列提供更大空間、更優路徑和更多發展機會。另一方面,沿線國家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的愿望強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加速發展,“數字班列”“人文班列”等合作前景廣闊。
從挑戰角度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廣泛深遠,烏克蘭危機引發亞歐大陸經貿格局新一輪調整,國際貿易市場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中歐班列運營可能面臨的市場風險、安全風險、金融風險等亦可能隨之攀升。
當前,中歐班列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秷蟾妗烦h沿線國家要齊心協力,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把握機遇,應對風險,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各方要凝聚共識,共同呵護班列發展成果,維護班列發展環境,進一步鞏固班列發展基礎,穩定班列發展態勢,提升班列發展質量。未來,中歐班列必將在絲綢之路精神引領下,實現高質量發展,重現古絲綢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輝煌,駛向更加美好與光明的未來。(作者: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 胡亞東)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