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勤儉 視覺中國 資料
履新滿月之際,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專題調研江蘇交通發展。
據《新華日報》報道,11月30日,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南京專題調研江蘇交通事業發展,并強調,要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來加強系統性研究,科學規劃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婁勤儉表示,希望交通部門針對大數據分析,發現江蘇交通運輸中存在的“鐵路發展不均衡、航空弱等實際問題”,展開更系統的研究,提出更科學的解決方案。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這是婁勤儉履新江蘇省委書記后,第二次對某個具體行業進行專題調研。
在陜西任職時,婁勤儉就重視交通、物流工作。這一次,江蘇交通發展將迎來怎樣的布局和改變?
再談“系統性思維”
公開報道稱,婁勤儉深入了解了江蘇交通信息化總體設計、交通大數據應用等情況。
在觀看了江蘇鐵路網、過江通道、民用運輸機場等規劃圖布局圖,聽取了省交通廳、南京祿口機場、省鐵路辦等情況匯報后,婁勤儉提出,推進江蘇交通運輸事業發展要有更高站位、更寬視野,要“以世界眼光來加強謀劃、科學規劃”,無愧于為全國發展探路的光榮使命。
他提出,要“從系統性角度和時代進步角度”研究江蘇交通基礎事業發展中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問題,更有針對性地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針對鐵路、航空、港口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婁勤儉表示,要在體制機制上加強探索,在規劃建設等環節加快進度,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善于算大賬、算長遠賬。
“從系統性角度和時代進步角度”,“加強系統性研究”,婁勤儉再提“系統性”。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履新江蘇省委書記后,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系統性思維”。
據公開報道統計,一個月內,他共對江蘇有關部門和設區市進行了10次調研,其中有6次都提及“系統性思維”。
此番調研江蘇交通事業發展,也是婁勤儉10月29日履新江蘇省委書記后,第二次針對某個行業進行專題調研。
此前的11月23日,他專題調研了江蘇科技工作。公開資料顯示,婁勤儉系工學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長期擔任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產業部)副部長。科技,算是他的“老本行”了。
操盤打造“中國版孟菲斯”
在“老本行”之外,婁勤儉一直以來對交通運輸工作也頗為關注。
據公開報道,2007年,時任信息產業部(現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的婁勤儉,作為中美戰略對話的成員赴美國訪問時,對美國聯邦快遞發家地孟菲斯市印象深刻。
“它要求在世界各地24小時必須把貨物送到,這個我認為很了不起”,婁勤儉當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2010年調任陜西省委常委、副省長后,婁勤儉開始調查研究,并提出要把具有相似地理位置的陜西空港新城,打造成“中國版孟菲斯”。
“因為孟菲斯是在美國擴大內需時在內地進行發展的”,婁勤儉表示,陜西是中國大陸的幾何中心,從物流規劃上講最經濟最方便,空域條件又好,可以復制孟菲斯的成功。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幾年來,以西安咸陽機場為龍頭的陜西航空、物流產業發展迅速。比如在旅客吞吐量方面,西安咸陽機場過去五年一直保持著較高增速。
公開資料顯示,西安咸陽機場2016年完成旅客吞吐量近3700萬人次,排名全國第八,今年還將有可能實現對上海虹橋機場的超越,升至第七位。
兩大短板待解
反觀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16年全年吞吐量2235萬人次,僅列全國第十二位。同時,南京的身后還有長沙、武漢、鄭州、青島、烏魯木齊等五家2000萬級機場緊追不舍。
在2016年,南京被官方認定為長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然而,南京的首位度還不夠高是一大現實難題,航空實力不夠強正是特征之一。
南京祿口機場這個“龍頭”成績平平,放眼江蘇省內,蘇南碩放、常州奔牛機場等省內兄弟機場也一直溫溫吞吞,這也讓江蘇航空產業和其經濟大省地位不相匹配成為業內共識。
因此,曾力推陜西空港經濟騰飛的婁勤儉,將如何改變江蘇“航空弱”的現狀,備受外界關注。
而對于江蘇交通“鐵路發展不均衡”的短板,民眾或許有更為直觀的體會。
截至目前,在連接上海、南京,串聯蘇錫常的滬寧高鐵已通車七年的情況下,江蘇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依然無緣高鐵。徐州因地處京滬高鐵大動脈上,才得以“幸免”。
有不止一位專家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高鐵資源不均衡,將有可能對江蘇的區域協調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目前,有徐宿淮鹽、連淮揚鎮、連鹽等多條高鐵線路,正在江蘇中北部大地上火熱建設中。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