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揮動“手臂”,在邊坡上方挖土取石,推土機不停地作業,拓展路面……寒冬時節,保瀘高速公路百花嶺工地仍然一片繁忙。
保瀘高速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實現內聯外通,助力脫貧攻堅的重點項目。
山高谷深的特殊地形,使怒江交通建設非常滯后,無機場、無鐵路、無航運、無管道運輸,公路等級底、路況差。貫穿三縣(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生命線——六丙公路,道路狹窄,“卡脖子”路段多。通往蘭坪縣的六蘭公路沿瀾滄江繞高山穿行,彎急坡陡滑坡泥石流頻發。
落后的交通條件,成為怒江脫貧攻堅的“攔路虎”,群眾出行難、運輸難,培育發展農村經濟難。
近年來,怒江州集中人力物力,攻堅克難,以推進重點干線公路建設為重要突破口,緩解交通制約“瓶頸”問題;以實施農村公路暢通工程為著力點,千方百計提升縣、鄉、村道路的暢通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加快脫貧攻堅進程;以提升與周邊州市、西藏、緬甸的互聯互通能力為著眼點,積極推進滇西新通道、邊境通道、保六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加快構建通邊達省、外聯內暢的交通網絡,努力補齊發展“短板”,提升交通綜合效益,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聚集,帶動怒江特色農業、旅游業發展。
交通基礎設施先行,始終是怒江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的基石。抓住云南省“五網”建設機遇,怒江將舉全州之力,全面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通邊達省的大交通網絡和縣鄉村公路,切實解決行路難、過江難問題。
連接貢山、福貢、瀘水的怒江美麗公路預計兩年后通車,滇藏新通道——丙中洛至吉瓦圖公路建成通車,鶴慶、劍川至蘭坪高速公路和云龍至蘭坪高速公路(蘭坪段)動工,新寨飛機場進場公路,貢山至德欽,福貢至維西的公路正有序推進……
怒江“口袋底”交通狀況正在被打破。全州公路里程從2012年的4017公里增加到2016年的5720公里,怒江、瀾滄江和獨龍江上修建了各類橋梁138座。“北上西藏,南下保山,西進緬甸,東連大理、麗江、迪慶”的開放型、民生型的交通運輸網絡正在成形。
一條水泥路,從怒江邊蜿蜒而上,直達碧羅雪山密林深處,串聯起山梁間一個個分散的村寨。明媚的陽光下,瀘水市大興地鎮木楠村新建的易地扶貧搬遷點,村民付大才忙著給找上門來的經銷商供貨,這些經銷商通過鄉村公路,很快就能將農產品運到六庫。
“以前,趕一頭牛到集市賣,3天才能到家。現在半天就回來了,非常方便。”說起這幾年村里的變化,付大才感受最深的就是出行條件的改善。
木楠村是怒江典型的高寒貧困山區。村里牧場、核桃多,有發展畜牧業和特色產業的優勢。多年來,都因山高路遠而沒有發揮效益。如今,水泥路修好了,中斷30多年的集市恢復了,2000畝核桃銷路不發愁了,1000多頭牛羊可以就近交易,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勁頭更足了。
全力構建通邊達省交通網的同時,怒江州科學謀劃、合理布局農村公路建設。以易地扶貧搬遷村組、人口集中村組、撤并村組、穩邊戍邊村組為重點,不斷探索和創新建設模式,努力建設廣覆蓋、深通達、品質高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建立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的良好交通格局。
截至2016年底,全州鄉鎮通暢率達100%。2017年底,全州270個建制村(辦事處)將實現100%通暢目標。峽谷兩岸,密林深處,草果、核桃、蜂蜜等農特產品,伴隨著滾滾車輪,出村達市,鼓起了群眾的腰包,貧困山區邁出跨越發展的堅實腳步,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