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日暮,啄木鳥還未歸巢,它們用喙敲擊樹干,在靜靜的森林中發出“篤篤”的響聲,把大樹體內的害蟲驅趕出來……
不僅是森林的守護天使,而且孜孜不倦、勤奮勞作。“丁丁向晚急還稀,啄遍庭槐未肯歸”,一首《啄木謠》將這種鳥兒的品格躍然紙上。
很多人不了解“交通質監”這樣一個部門。事實上,哪里有交通建設工程,哪里就有這支交通質監鐵軍的身影。“我們的工作特性和啄木鳥很像,需要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智慧精華,及時發現并解決質量安全隱患。而且面對問題,要善于思考和分析,敢于對問題說‘不’。”在寧波市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質監轉型發展大討論”活動中,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提出的“啄木鳥精神”,被集體選為寧波交通質監系統轉型發展“十大金點子”之一。
確實,在公路水運等交通工程建設領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不是建設的主體,但他們兢兢業業,如啄木鳥守護森林般守護著工程的品質和安全;他們開拓創新,在人手緊缺任務繁重的條件下努力尋找新方法新路徑;他們不忘初心,踐行著共產黨員對全市交通事業的責任。
自喻為“啄木鳥”,是交通質監人自我鞭策、在忙碌中自我解壓的樂觀主義精神體現。“提煉‘啄木鳥精神’,為的就是提升員工的榮譽感和凝聚力,是寧波質監文化的一種升華,以鼓舞大家致力于寧波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市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有關負責人介紹,交通質監的啄木鳥精神,可概括為“慎思明辨,求是篤行”。在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下,寧波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將以“啄木鳥精神”為指導,為寧波建設交通強市,提供堅強有力的后盾。
數據說話一絲不茍
有些樹干表面看上去偉岸健碩,實際上外強中干。樹木有沒有害蟲,需要叩詢和探索,交通工程質量能否保障,除了傳統檢測等手段外,還需要創新技術、更加客觀公正且高效地判定問題。唯有慎思方可明辨,唯有一絲不茍,方可洞察秋毫。
“正在建設的三門灣大橋,鋼筋質量檢測情況已通過互聯網和物聯網實時上傳,排除指標造假。”昨天下午,市交通質監站檢測科副科長應國剛通過查驗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數據實時上傳系統,確認第三方檢測機構上傳的數據真實性。
在市交通質監站監督的48個工程中,所有檢測數據都通過信息化手段,除了提供檢測在場證明材料外,不少還需要通過互聯網實時上傳檢測進度及場景,以實現數據打假。“不僅如此,我們將第三方檢測機構從1家增加至4家,使機構間有了競爭,對檢測數據的真實性要求不斷提高。”
在此基礎上,交通質監站一個名為“智慧質監”的大手筆項目,預計明年投入使用。智慧質監平臺一期投資746.7萬元,平臺將覆蓋交通工程質監業務全過程,綜合運用物聯網和可視化、數據實時上傳、大數據分析和挖掘、信用評價等技術和手段,打造交通建設無紙化監督、智慧決策、應急指揮和“零距離”服務平臺。“智慧質監”平臺通過強化市交通工程質監站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市本級和區縣(市)的交通工程質監平臺,為全市交通工程建設管理提供統一的質量監督、安全監督、造價審核、行業監管決策、指揮移動、執法便民服務等功能,提升全市交通工程建設領域的監督管理、綜合執法和公共服務水平。
創新管理“主監人”制
仿佛是啄木鳥之于森林的守護,交通質監人對于公路水運工程質量的捍衛同樣從不敷衍、從不退縮、從不放棄。項目“主監人”就是為了讓每一項工程都有專人跟蹤與統籌。疾風知勁草,“主監人制度”作為交通質監人創新管理與自我加壓之舉,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什么叫“篤行之下,終見品質”。
市交通質監站公路科楊海挺,他有個特殊的身份,叫“主監人”——他負責著在建的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三門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寧波段)、杭州灣跨海大橋杭甬高速連接線公路工程(余夫公路至小曹娥互通段)等8個公路工程的總體質量安全情況,需要時常督促項目參建單位及時報送各類質量、安全信息,及時掌握、了解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和進度情況,重要工程動態和節點工作,并做好臺賬匯總。
在交通質監轉型發展大討論中,楊海挺提出的每一個交通水運重點工程都有個主要監督責任人的想法,得到了站里同志的紛紛點贊。“以前,一些工程通常實行區域包干,造成忙閑不均,影響工作效率。”公路質監科副科長陸軍軍介紹,楊海挺提出的“主監人”制度讓項目的監管橫向到底、縱向到邊,被站里提煉成“海挺工作法”,大大提高了監管效率。
除了對主監的項目進行信息匯總和上報外,主監人在項目開工后,需要定時、適時、及時和參建單位溝通,了解該工程目前正在施工的監督重點項,如現澆箱梁、隧道開挖、高邊坡、深基坑、掛籃、高支架及投入的特種設備等,做好臺賬記錄,做到心中有數,使日常監督檢查能更加具有針對性、重點性。而一旦發現工程的質量安全隱患等信息,主監人不僅需要向其他業務監管人提出,而且還需要跟蹤好處理情況。為此,市交通質監站建立了《各項目重點事項登記表》,將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大檢查中發現的重點質量、安全問題均記錄成臺賬,可以有重點、針對性跟蹤項目整改落實情況。
“檢查中發現現澆箱梁預應力束存在施工問題,我站監督人員及時組織建設、設計等單位了解詳情,多次參與整改方案討論,通過整改使施工達到設計要求。”據介紹,在梅山紅橋建設中,主監人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9底,經市交通質監站等部門質量評定,全球最大的跨海鋼桁拱橋——梅山紅橋(原春曉大橋)正式通車。
技能比武更上一樓
啄木鳥不僅能啄開樹皮,而且也能啄開堅硬的木質部分,當它用舌頭將害蟲一一鉤出來后,還會用黏液將蟲卵粘出來。啄木鳥高超的捕蟲本領來自天生,但交通質監人卻通過汲取新知識、提高新技術,來歷練工匠技藝。一場場技術比武,一次次技術提升,“匠心所至,終見品質”。
不久前,東錢湖夕照路一段200米的道路上,來自省內27家道路質量檢測機構開來了專用檢測車,對該路段的平整度進行檢測。此次技能比武由省交通廳、省人社廳、省總工會及共青團省委聯合主辦,寧波市包括寧波交通檢測、寧波順通檢測等3家檢測機構參加。
路面平整度是評定路面質量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關系到行車的安全性、舒適性。不平整的路面會增大行車阻力,造成行車顛簸,影響行車的速度和安全。“一級公路的平整度,每公里凹凸值為2米;二級公路的平整度,每公里凹凸值為4.2米。”市交通建設工程試驗檢測中心經營管理部副主任陳繼盛說,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除了設備本身的精準度外,對操作人員也有嚴格的要求,需要操作人員有專門的試驗檢測工程師資格。其次,檢測車輛行駛的速度、方向等會影響檢測的準確性、全面性。此外,檢測車在不同的載重下對檢測數據也存在一定影響。
通過參與技術比武,來提升檢測人員業務素質,使枯燥的路面檢測工作不僅顯得趣味性,還能看到自己與兄弟城市間的對比,這是市交通質監站提升檢測機構業務水平的手段之一。“啄木鳥不僅僅是會捕蟲的鳥,也是不斷成長的鳥。”市質監站有關負責人介紹,不僅僅是技術比武,今年以來,站里還組織檢測、監理、建設等企業參加了相關的現場會,通過活學現用,使業務提升更加直觀,也讓專業人員進一步開闊眼界,使他們的專業技能更上一層樓。
品行立身品質監路
“南山有鳥,自名啄木。饑則啄木,暮則宿巢。無干于人,唯志所欲。此蓋自卑,性清者榮,性濁者辱。”以啄木鳥寓人,是以明心志。在質監人眼里,啄木鳥慎思明辨、求是篤行的背后,是對這森林愛得深沉。而長期“隱身”在一項項品質交通工程背后的質監人,他們堅持不懈地用足跡丈量大美寧波,為現代化東方港城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那是因為對黨的忠誠。
今年7月1日,經過半年多籌建的寧波交通質監文化展區正式亮相。象征著交通執法標志的紅黃藍灰四色展廳,展現了黨建廉政、品質工程、安全為本、技術保障四大質監鐵軍文化,為啄木鳥精神寫下注腳。
有人說:一項優良的工程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充滿郁郁蔥蔥的翠綠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么我說:質量就是那糾結虬曲的盤根,深埋地下,不為人知;
但失去了它,你能見到的只是一片凋零和枯黃;
……
一首由市交通質監內部職工所作詩歌《質量衛士的獨白》拉開了展廳序幕。“品質工程”展廳以視頻、工程模型實物、重點工程圖文等不同形式展示了寧波公路水運工程品質工程建設歷史過程、典型品質工程的工藝等,全面詮釋交通質監人在推進質量安全標準化及品質工程建設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安全為本”展廳通過安全生產文件及宣傳物品展示、安全施工體驗區、老物件,將20多年來寧波交通質監人走過的路程、經歷的變遷及發生的大事等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技術保障”展廳用全黑的場景凸顯對技術的崇尚,這里我們看到了無人船、水下機器人等高科技檢測設備以及部分公路水運工程建設材料及工具。
最讓人震撼的是鮮紅底色的“黨建廉政”展廳。進入展廳,首先矗立在眼前的是五座豐碑,用現代化手法表現里程碑意義,儀式感凸顯敬畏和尊崇。展廳正對門口的墻上鏤空小隔間依次擺放了老一代質監人使用過的光學經緯儀、時間程控儀及天平秤等老舊儀器,象征著交通質監人“橫平處事、豎直做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公生明,廉生威”的做人做事優良品格。在這里,記錄的是交通質監隊伍高度重視黨性錘煉,按照市委提出的“五個過硬”的寧波鐵軍建設要求,在監督管理實踐中不斷鑄就“四鐵”品格,鍛造干事創業隊伍,總結提煉出“敬業、奉獻、求是、篤行”的啄木鳥精神,并逐漸凝練升華為行業核心價值觀。
記錄是為了更勇敢地前行。“每次去趟工地,路上就得3小時”,一位交通質監人的話,讓我們看到,他們的腳步讓城市舒筋展骨,他們無論走多遠,從來沒有忘記過這份初心——用品行為工程品質說話。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