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1月12日電 (程勇 東華)57歲的高秀珍在講臺上用流利的維吾爾語講著故事,臺下坐滿了漢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的聽眾,隨著故事講到精彩處,臺下傳來一陣陣歡樂的笑聲。這是在新疆博湖縣才坎諾">
烏魯木齊1月12日電 (程勇 東華)57歲的高秀珍在講臺上用流利的維吾爾語講著故事,臺下坐滿了漢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的聽眾,隨著故事講到精彩處,臺下傳來一陣陣歡樂的笑聲。這是在新疆博湖縣才坎諾爾鄉舉辦的“三語”演講比賽中的一個片段。
“三語”即當地的主體民族——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三種語言,此活動就是要求當地民眾不使用本民族語言講故事,講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等。
博湖縣舉辦的這場“三語”演講比賽僅是新疆大力推動雙語教育背景下的一次活動,類似這樣的活動正在新疆各地廣泛開展。
68歲的維吾爾族老大爺克熱木·伊斯馬伊力在演講比賽中用流利的漢語說:“暴徒拿刀指向咱們的兄弟姐妹們,還把炸彈扔向手無寸鐵的老人、把火把投向了保衛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民警,這一切罪惡行徑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宗教極端思想。”
在博湖縣這次“三語”演講比賽中獲獎的高秀珍說,她從小在博湖縣長大,周圍鄰里大多是蒙古族和維吾爾族,所以蒙語和維吾爾語她都精通。當地舉辦這個活動讓她的才華得到了展示,也讓大家進一步和少數民族民眾加深了感情,有利地促進民族團結,希望以后多多開展這樣的活動。
“這次的不用本民族語言演講的比賽,很有意義,不僅加強了我們口語交流能力,更堅定了我們今后學好民語的信心。”參加比賽的蒙古族干部同古魯克說。
作為一項重要的民族團結促進方式,新疆的雙語教育發端于上世紀50年代,自2007年起得到大力推動。隨著“雙語教學”在新疆的不斷深入,少數民族會漢語,漢族會說少數民族語言已成為當地各級干部工作的重要考核內容。
2010年,新疆明確規定,新錄用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必須具備基本的“雙語”能力,即漢族能夠用當地少數民族語言與民眾直接會話交流,少數民族能夠閱讀通俗的漢文資料,具備一般的漢字書寫能力。
特別是隨著新疆大力推廣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各地住村工作組在新疆基層也掀起了語言學習熱潮,村里人給住村干部教少數民族語言,住村干部走進幼兒園給孩子教漢語,各地住村工作組正在打破語言瓶頸,與百姓零距離交流,無形之中改變了各地的村風村貌。
在新疆,學雙語、懂雙語、會雙語已越來越深入民心,當地民眾越來越體會到語言不僅是學習工具、是交流工具,還是一扇扇窗口,一座座橋梁。不同民族的人通過互相學習語言,走進彼此的心靈,了解了更為廣闊的世界。
2014年4月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考察新疆期間曾鼓勵當地漢語教師學好維吾爾語,更好地教孩子們學漢語。離開前還囑咐當地校長,少數民族孩子的雙語教育要抓好,學好漢語找工作方便。
記者從2014年新疆雙語教師培訓工作改革研討會獲悉:2013年至2018年間,新疆將投入2.54億元培訓雙語教師,其中中央投入2.18億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配套3600萬元,6年將培訓1.65萬名雙語教師。(完)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