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的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和內陸臨空經濟門戶。”在12月8日閉幕的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上,天府國際機場和國際空港新城建設被列入關系四川未來發展的“四項重點工程”,被賦予建設成為樞紐、門戶的使命,天府國際機場無疑將開辟出更多“新蜀道”。
12月9日,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舉行的新時代四川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建議,四川在推進天府機場建設的同時,應進一步推進支線機場的布局,形成以天府機場為中心,以支線機場、高速鐵路為集散渠道,通達國際的航空樞紐,輻射西南乃至西部地區。
12月6日,一條高速鐵路的通車,因再次改寫“蜀道難”而引世人矚目。這一天,我國首條穿越秦嶺山脈的高速鐵路,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簡稱西成高鐵)西安至江油段正式開通運營,至此西成高鐵全線貫通。這條以250km/h車速飛馳的高速鐵路,以閃電般的速度劃破了原本寧靜的秦嶺大巴山,又一條“新蜀道”誕生了。
從“蜀道難”變“蜀道通”再到“蜀道暢”,從高速公路“大動脈”到農村公路“毛細血管”,近年來,四川交通不僅僅在鐵路上取得了新成就、新作為,更是把交通發展變成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與名片,為建設交通強省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時代 全國交通運輸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四川“問診把脈”
交通強國寫入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四川而言,如何構建良好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好地支撐和引領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12月9日,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建設交通強國”為主題的新時代四川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召開。會議邀請來自國家發改委、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同濟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交通運輸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四川“問診把脈”。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徐林認為,四川交通網絡建設首先要服務于成渝城市群發展和四川省區域發展格局。徐林建議,新時代下,四川交通應以成渝城市群為重點加快建設連接城市群內所有節點城市的城際軌道交通,并以成都都市圈為核心打造一小時快速通勤圈,強化成都都市圈的輻射功能。
對外交通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提出,四川在推進高鐵建設的同時,應高度重視民航發展和鐵路貨運。他認為,不管是當前與之產業承接、經濟合作,還是未來作為主要消費市場,最適合、有效的運輸方式是:客運民航、貨運鐵路。程世東建議,四川在推進天府機場建設的同時,應進一步推進支線機場的布局,使得天府機場100公里全覆蓋;全省各城市群均應打造一個干線機場,可通達全國主要城市。形成以天府機場為中心,以支線機場、高速鐵路為集散渠道,通達國際的航空樞紐,輻射西南乃至西部地區。
新作為 五年來交通投資超8000億蜀道難變蜀道暢
同樣也是在新時代四川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汪洋介紹,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交通運輸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四川抓住了交通運輸發展的黃金時期,推動交通運輸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5年的交通發展建設投資超過了8000億,全省目前的公路里程32.4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642公里。
汪洋介紹,今年四川高速通路通車里程有望達到6800公里,或居全國第二;鐵路運營里程實現6000公里;民用機場,雙流機場開通的國際航線104條,機場吞吐量有望超過5000萬人,全國第四。“總體上,我們評價四川的蜀道難問題到蜀道通,正在邁向蜀道暢的階段。發展水平西部領先,邁入全國大省行列。”
新征程 未來將重點放在鐵路提速、農村公路覆蓋等方面
汪洋介紹,在下一個階段,四川將把重點放在推進鐵路建設速度和行駛速度提速、推進農村公路廣覆蓋等方面。“包括三州山區,藏區、彝區都是深度貧困地區,這方面我們要關心和重視。”與此同時,四川還將加快推進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建成以后,成都的航空吞吐量將超過1億人次。
四川交通將認真貫徹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部署,大力實施交通強省戰略,加快建設以“八射三聯三樞紐”為主骨架的綜合立體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鐵路發展提速度、高速公路加密度、干線公路上檔次,內河航道破瓶頸、農村公路廣覆蓋,民航發展增能力,努力推動四川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強省跨越。
【2017四川交通一覽】
1月:川渝間再添一條大通道南大梁高速全線通車
2017年1月13日零時,南大梁高速全線通車,成為四川又一條東向出川大通道。南大梁高速全線通車后,從達州到成都只需要3個小時左右,有效加強了川東北地區與成都、重慶的融合,搭建起了四川通往華中、華東地區及陜西的便捷快速通道。
2月:四川“最險”通村公路正式投入使用
被譽為“最險農村公路”的得榮縣德龔路,20公里,爬升的高度達到了1500米,最高的坡度甚至達到了農村公路修建規范的極限值。經過試用,這條公路在2月正式投入使用。
德龔路全長24公里,聯通山頂的三個自然村。得榮縣是四川緊鄰西藏、云南的邊遠城鎮,也是全國倒數第二個通公路的縣,一直以來交通設施極度落后,如何在溝壑縱橫、峽谷高山間打通一直是難題。而經過甘孜州近年來對農村公路建設的加大實施,以及兩輪“甘推”的資金支持,該縣已經實現了所有鄉鎮通硬化路。而通村路則將成為了該縣補齊交通短板的重要一環。
3月:第一季度集中開工動員19個交通重點項目總投資752億元
2017年一季度四川交通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動員項目共19個,包括1個水運項目,3條高速公路和15個普通國省道項目總投資752億元,涉及5大經濟區、4大城市群的15個市(州)。
4月:“川藏第一橋”貓道架設完畢開始架設主纜
“川藏第一橋”、雅康高速大渡河興康特大橋貓道架設完畢,開始架設主纜。作為雅康高速全線的控制性工程,大橋將于2018年建成通車。
雅康高速是首條直達甘孜藏區的高速公路,長約135公里,全線海拔高差近2000米,橋隧比高達82%,是全國橋隧比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屆時,從成都到康定約需4小時,比現在至少可節約2小時時間,成為安全、快捷的進藏大通道。
5月:第二季度集中開工動員17個交通重點項目總投資760億元
此次集中開工動員“4+11+2”共17個項目,總投資760億元,涉及5大經濟區、2大城市群的11個市(州)。
6月:茂縣疊溪鎮高位山體垮塌交通人一線搶通保暢
6月24日5時45分,阿壩州茂縣疊溪鎮新磨村山體突發高位垮塌,在短短一分鐘內,山石和泥土吞噬了整個村莊,造成40余戶農房、100余人被掩埋,岷江支流松坪溝河道堵塞2公里。
災情發生后,省交通運輸廳隨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派出救援工作組奔赴現場,阿壩州、茂縣交通運輸部門第一時間組織搶險機具、人員赴現場開展救援工作,四川路橋、汶馬高速等交通運輸企業緊急出動人員、機具馳援……
7月:廣元至平武高速公路舉行開工動員儀式
廣元至平武高速起于青川縣騎馬鄉,途徑板橋等11個鄉鎮,在綿陽市平武縣境內則經高村、古城兩個鄉鎮,最終止于平武縣城南母家山,并與G8513綿(陽)九(寨溝)高速相連。項目估算投資132億元、修建工期預計4年,建成后可大力推動兩地旅游資源開發,促進廣元、綿陽兩市及周邊縣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該線路將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北京至昆明、蘭州至海口、綿陽至九寨溝和恩施至廣元等高速公路聯為一體,形成四川省旅游大環線,將是我國西北方地區進出九寨溝最便捷的通道。
8月: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四川交通緊急馳援
8月8日21時19分,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地震發生后,四川交通第一時間作出反應,成立交通應急指揮部,并派出專家技術團隊20余人,攜帶專業設備、無人機等,奔赴災區現場。
9月:雀兒山隧道9月26日正式建成通車
建設方案經過8年反復論證、建設周期超過5年被稱為“川藏第一險”的雀兒山隧道于2017年9月26日正式建成通車,項目路線全長12.997公里,其中隧道長7079米,雙向兩車道,隧道進口洞口海拔4378米,出口洞口海拔4232米。
雀兒山隧道攻克了在高原高寒地區修建隧道的多個難題,打通了幾十年來川藏北線的天險瓶頸,將進一步密切內地與西藏的聯系,助推藏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10月:第三季度集中開工動員17個交通重點項目總投資1507億元
2017年四川第三批交通重點項目計劃集中開工動員“5+11+1”共17個項目,即5個高速公路項目、11個國省干線公路項目和1個水運項目,總投資1507億元,涉及5大經濟區、4大城市群的13個市(州)。
11月:瀘定到石棉擬采取BOT方式修高速
11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設瀘定至石棉高速公路項目有關事宜的復函公布,省政府原則同意瀘定至石棉高速公路項目采取BOT方式建設。該條高速建成后,開車4小時到海螺溝,5小時便能到康定,以后周末也可以游川西啦!
瀘定至石棉高速沿大渡河布線,全長約97公里,高速起于瀘定縣,經瀘定縣城,繞海螺溝景區,跨越大渡河,入石棉境內后,沿大渡河一路下行,經安順,止于石棉,接雅西高速。
12月:雅康高速李子坪隧道將實現貫通
雅康高速是連接成都平原與川西高原的首條高速,全長約135公里,預計2018年全線通車,建成后從成都過雅安到康定約需4個小時,項目起點位于雅安市雨城區草壩境內與已建成雅樂高速公路相連。
據了解,預計12月底前,李子坪隧道就能實現貫通。目前雅康高速公路雅安至瀘定98公里路段上,李子坪隧道是最后的一個節點,一旦李子坪隧道打通,雅康高速公路雅安至瀘定段就全線實現路基貫通。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