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雄楚大道高架二期主線橋今日通車,市民駕車從關山大道到東三環僅需4分鐘。
圖為:雄楚大道高架二期主線
圖為:長飛立交匝道示意圖 制圖/張堅
楚天都市報記者林永俊通訊員彭飛王淑容朱娜實習生趙晴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宋枕濤
楚天都市報記者昨日從武漢光谷建設有限公司獲悉,今日,武漢雄楚大道高架二期(關山大道~三環線)主線橋建成通車,市民駕車走此高架從關山大道到東三環僅需4分鐘。這也意味著全長14.8公里的雄楚大道主線高架全線通車。
同時,連通雄楚大道高架和光谷大道高架的長飛立交C匝道同步投入使用,加上一個臨時通道,使得光谷生物城與東湖隧道方向可不再經地下,全程高架實現雙向互通,有望大大減輕地面擁堵。
根據計劃,雄楚大道高架二期明年上半年完成全部剩余工程,與雄楚大道一期終點關山大道對接,連通梅家山立交至三環線,形成中心城區內一條連接內環、二環、三環的重要快速通道。
雄楚大道改造工程最后一段高架建成
雄楚大道橫跨武昌區、洪山區、東湖高新區,與武珞路、珞喻路平行向,是武漢三鎮的武昌區域內最長的一條大道,交通擁堵較為嚴重。
2012年6月,雄楚大道首段啟動改造,采用主線高架+地面輔路的形式分四段建設,設計車輛時速60公里,高架下建設BRT快速公交。2015年4月,全長4000米的雄楚大道高架梅家山立交~尤李立交段建成通車;2015年8月,全長約7180米的尤李立交~楚平路段、楚平路~關山大道段建成通車。
武漢光谷建設公司重點辦主任姚大雙介紹,受沿線交通壓力大,跨南環鐵路施工方案進行重大調整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雄楚大道高架二期(關山大道~三環線)段至今日主線橋建成通車,實屬不易。該高架全長3780米,雙向6車道,部分路段雙向8車道。
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驅車上雄楚大道體驗,車行至二期起點關山大道處時,一路疾行,很快至雄楚大道與光谷大道高架相交的長飛立交。繼續前行,車行至光谷大道后落地,再以地面快速路形式至終點三環線勝利立交,全程只花了4分鐘。
光谷生物城至東湖隧道方向實現互通
作為雄楚大道高架二期的重要交通樞紐,長飛立交串聯起南北縱貫的光谷大道高架和橫跨東西的雄楚大道高架,此前長飛立交A、H匝道已建成通車。
武漢市政集團雄楚指揮部總工李天祥介紹,當天,長飛立交C匝道也建成通車,以及位于雄楚大道高架二期旁迎賓家園小區處的S5匝道、X4匝道也同時投入使用。
李天祥解釋,此前,從光谷生物城方向的車輛至東湖隧道,需走雄楚大道地面,經長飛立交地面后右轉至光谷大道地面,一直往前過珞喻東路才能進入東湖隧道,全程至少需30分鐘。長飛立交C匝道開通后,從光谷中心城、生物城方向的車輛經主線直接上雄楚大道高架,從光谷一路方向的車輛經S5匝道上雄楚大道高架,至C匝道右轉直接進入光谷大道高架到東湖隧道,全程高架只需10分鐘。
同時,為便利從東湖隧道、珞喻東路至光谷中心城、光谷生物城方向的車流,建設單位還設置了一個臨時通道。市民駕車從東湖隧道至光谷大道后,經長飛立交H匝道右轉上雄楚大道高架,前行不到100米后有一臨時調頭處,調頭后經雄楚高架主線橋可直達光谷中心城、生物城方向。
據悉,上述臨時調頭處將通行3個月,待長飛立交E匝道建成后取消,屆時東湖隧道方向車流經E匝道可直達光谷生物城方向。
將有效緩解光谷地區擁堵現狀
據了解,雄楚大道高架二期主線橋建成通車后,接下來還將繼續進行長飛立交和地面段工程。
武漢光谷建設公司重點辦主任姚大雙介紹,長飛立交7條匝道可將雄楚大道高架、光谷大道高架“合二為一”,4個方向形成一個完整的空中交通大動脈,將有效緩解高新大道與光谷大道擁堵問題。截至目前,除了通車的A、C、H匝道,接下來還將繼續B、D、E、G匝道建設。
同時,雄楚大道高架二期地面段BRT廊道和雙向6車道已完工,還將進行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等收尾工程。
據悉,雄楚大道高架二期計劃明年上半年完成全部剩余工程,與雄楚大道一期終點關山大道對接,連通梅家山立交至三環線,形成中心城區內一條連接內環、二環、三環的重要快速通道,屆時漢陽、武昌、洪山、東湖高新區等多個城區,經雄楚大道高架可串聯起來,實現快速通達。
同時,也將減輕光谷地區關山大道、光谷大道、高新大道等長期擁堵現象,改善該地區交通狀況。
雄楚大道快速化改造時間軸
1、2012年6月,雄楚大道快速化改造首段(梅家山立交~尤李立交)開工。
2、2015年4月,雄楚大道高架(梅家山立交~尤李立交)建成通車。
3、2015年8月,雄楚大道高架(尤李立交~關山大道)建成通車。
4、2016年12月,雄楚大道BRT完工試運營。
5、2017年12月,雄楚大道高架二期(關山大道~三環線)主線建成通車。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