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城市道路比作人類身體的一條條脈絡,行駛在道路上的車輛無疑就是流動在脈絡里的血液。脈絡經常發生堵塞,對肌體帶來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交通擁堵雖然作為城市發展中難以避免的一個問題,但是交通的順暢與否關系到市民的幸福程度。2017年,杭州在治堵方面又做了些什么呢?
杭州大力打造
“大公交”體系
之所以會出現交通擁堵,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車流量大大超過了道路承載能力。因而發展公共交通,減少道路上私家車的數量,無疑是解決交通擁堵的一劑良方。杭州人常接觸的公共交通方式主要是公交車和地鐵。
2017年,杭州的公交車日均客運量提升至428.63萬人次;運量最大的前30條公交線路實現運營時速提升;新增公交車輛203輛,新增公交首末站2座(完成率100%);新建和改造公交停靠站170個,此外,杭州還有681條公交車輛完成了移動支付改造。
2012年,杭州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杭州人走進了地鐵時代。2017年,對于杭州地鐵來說是一個豐收之年,地鐵2號線一期西北段,2號線二期、三期先后開通運營,4號線一期東南段也已具備通車條件。
杭州地鐵運營里程達到100公里以上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杭州人出行已經離不開地鐵,目前,杭州地鐵客流已上升至120萬人次/日以上。地鐵2號線全線貫通后,私家車出行的市民有所減少,古墩路、余杭塘路、文二路、莫干山路、湖墅路、鳳起路、慶春東路、解放東路在內的沿線主要干道早晚高峰車速提高4%—13%。
今后五年內,杭州將新建352公里的軌道交通,計劃至2022年亞運會前,形成10條地鐵線、2條城際線,總里程446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屆時,再加上連接杭州西站、東站、蕭山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的“中軸快軌”,杭州的地鐵網絡有望“四通八達”。
緩解停車
推進“P+R”停車場建設
緩解“停車難”問題,也是緩解城市擁堵的一個手段。在杭州中心城區以及老小區,依然存在“一位難求”的情況。
2017年,杭州市全年新建成停車泊位56916個,其中公共泊位6222個,超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為了緩解老小區“停車難”,杭州建成杭州水務大廈公共立體停車庫、水湘社區公共停車場等9個項目,共1768個泊位。在醫院周邊,建成省兒保公共停車場546個泊位。利用學校操場地下空間,杭州建成丁橋西單元R22-02地塊小學操場下公共停車庫、金渡北路中學地下停車庫等8個項目,共1200個泊位。今年,杭州在開展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在主城區范圍內全面推廣“地下智能機械式”停車庫,高效集約用地,推進公共停車場(庫)建設。
此外,在“P+R”停車場建設方面,今年杭州又新增了豐潭路站(含蓮花港河和益樂河兩個停車場)、云水站、人民路站、朝陽站等5個P+R停車場,P+R停車場總計達到15個,共4490個停車位。“P+R”停車場有助于將地鐵的輻射范圍提升3—5公里甚至10公里以上,減少外圍車輛進入市區,對于緩解主城區的交通壓力,有著不小的作用。
2017年杭州交通有了明顯好轉,高德地圖和交通部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杭州在“擁堵趨向緩解城市”中名列榜首。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