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9日早上8:30,東莞城區,四環路雙向大塞車。
東莞兩會之圓桌
2017年,東莞機動車保有量突破250萬輛,直追廣深兩城,伴隨而來的是東莞城市擁堵日益嚴重。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們多份提案針對“治堵”給出良藥。比如發展高質量公共交通,學習廣州開設快速公交道路;推進城市停車設施及停車秩序管理立法;引入校車“擺渡”,緩解寄宿制學校校園周邊交通擁堵等等,希望能讓東莞的城市脈絡真正活起來。
嘉賓
●團市委
●橋頭鎮政協小組
●東莞市政協委員、市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長明暉
●東莞市政協委員、東莞高級中學政治科組長殷毓德
●東莞市政協委員、散裂中子源工程師楊琳
話題
1
東莞現在有多堵?
高峰期車龍
一眼望不到頭
提起東莞擁堵指數較高的主干道路,東莞大道、環城路、松山湖大道、東部快速等會在車主心目中排得上位。還有適逢周五、周日接送學生的高峰期,學校周邊路段的擁堵程度不容小覷。
楊琳:2018年散裂中子源(簡稱“CSNS”)將進入新的階段———用戶使用階段。CSNS是面向全球用戶開放的重大科學裝置,用戶也來自全球各個地區,但現在遇到最迫切的問題之一,就是“擁堵”。作為松山湖來往散裂中子源的必經之路,大學路與臺中路連接處,不足一公里的距離就有四組紅綠燈,一個高速路出入口。并且松山湖中心小學位于大學路與新竹路、暢園路交匯處,每天上下班高峰時間,大學路口與臺中路上,進出的車流就會排起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從散裂中子源到松山湖管委會路程約為11公里,交通順暢時15分鐘可以到達,然而一旦遇上上下班高峰或者節假日,50分鐘是常有的事情。
橋頭鎮政協小組:東部快速干線現在也是越來越堵了。這條城市快速路,經過寮步鎮、茶山、東坑、橫瀝、石排、企石、橋頭等多個鎮街,自2005年竣工通車以來,有效改善了東莞東部偏遠鎮區的投資環境,加強了東莞市各鎮之間的聯系。但現在,東部快速干線交通擁堵的現象越發頻繁。
明暉:東莞還有周五、周日下午都會擁堵的地方,那就是全市各寄宿制學校的校園周邊。全市共有寄宿制學校148所,寄宿學生30多萬人。出行時間相對集中,由于學生上放學時間都是在周五放學、周日上學,因此導致交通出行的需求集中在這兩個時段。
雖然,近年來教育部門和交警、交通等職能部門采取了諸多措施,想了不少辦法,譬如采取錯峰放學、局部路段交通臨時管控等應對措施,學生上放學時段寄宿制學校周邊交通秩序有了明顯改善,但仍然不能解決長時間擁堵的現狀。
話題
2
東莞為什么會這么堵?
機動車保有量越來越多
發生擁堵的原因有很多,但委員們在源頭的觀點方面都很一致:東莞的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了!據東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車輛管理所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263萬余輛。而在2013年前,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僅為148萬余輛。5年時間,全市機動車保有量以平均每年12%的速率增長。
明暉: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的原因是多方面,但寄宿制學校校園周邊的交通擁堵現象,卻存在著特殊的原因。東莞寄宿學生人數眾多,出行路程因為相對較遠。絕大多數寄宿制高中都是面對全市招生,學生來自全市各鎮街,因此導致學生上下學交通出行的距離較遠,客觀上增加了全市道路交通壓力。加上學校的選址規劃不適應快速發展的需求,部分區域規劃的學校分布過于集中,例如東城光明和牛山社區,就分布有東華學校(含高中、初中、小學)、光明學校(含中學、小學)、東莞市一中、東莞市高級中學等寄宿制學校,住宿學生人數6萬多人。
橋頭鎮政協小組:城市主干道越來越堵,除了機動車保有量增大,還跟其所處的區域屬性有關。以東部快速為例,雖已明顯劃分了大型車專線,但是貨車霸占小型汽車專線的現象屢見不鮮。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位于東部鎮區的工廠投資日益增長,貨車物流需求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也越來越明顯。而且,不時還會有摩托車、電動三輪車等非機動車違規駛入。
殷毓德:停車設施供給不足、擠占非機動車道等公共資源問題日益凸顯,嚴重影響了交通通行,也是導致城市出現擁堵的原因。如何加強停車設施、停車秩序管理,緩解交通擁堵和無序停放的狀況,是當前全市創新城市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話題
3
應該怎么解決東莞擁堵?
落實公交優先統籌停車管理
團市委:建議要全市一盤棋布局城市公共交通,大力推動常規公交和軌道交通的無縫接駁,場站、服務時間、刷卡換乘等都需要高效聯接,提高整個公共交通網絡的服務能力和效率。提升公交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多措并舉提升公交出行吸引力。應該下決心大力發展公交專用道網絡,落實公交路權優先,充分體現公交對比私人小汽車的速度優勢,引導群眾選擇公交出行;還要加快軌道沿線常規公交接駁場站的規劃和建設,實現無縫銜接。通過政府劃撥、協議出讓等方式,將交通設施用地提供給公交企業開發利用,滿足公交接駁、停場維修等需求。統籌全市公交中途停靠站點規劃和建設,按照500-1000米的站距實現全市公交港灣式停靠站全覆蓋,以確保公交車輛安全規范停靠。
殷毓德:2015年5月28日,東莞獲得地方立法權,為解決停車管理問題創建了一個法治化的制度性解決框架。還應構建全市統一的停車信息管理系統,對停車設施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實時發布、上傳經營性停車設施的分布位置、泊位數量、使用狀況和收費標準等信息。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位置、不同車型、不同時段機動車停放服務實行差別收費,提高交通擁堵區域停車收費標準,利用價格杠桿促進停車服務資源利用,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通過立法,將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專用停車設施在滿足本單位停車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向社會提供經營性停車服務,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共享車位錯時、錯峰開放,解決周邊小區夜間停車需求;通過立法,加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部門執法查處力度。對亂停、亂放影響道路通行的情況進行嚴格整治。
橋頭鎮政協小組:對于東部快速干線的擁堵,建議采取限制大中型貨車的交通流量的措施,比如在上下班或學校接送日,實行大中型貨車的錯峰出行措施;嚴格執行大中型貨車行駛在貨車專線上的規定。此外,還可以合理規劃高架橋的建設,擴建東部快速干線上車道使用。并通過宣傳提高市民的交通法規意識,才能從源頭上解決這一問題。
校園周邊引入校車“擺渡”
明暉:目前全市共有6000余輛校車,每天承載38萬非寄宿制學生上下學,有效地減少了私家車統一時段聚集于校園周邊,對疏解校園周邊的交通壓力起到了較大的積極作用。因此,可以通過加強鼓勵和引導,配套相關的制度和管理機制,完全可以通過引入校車“擺渡”的方法(即通過校車接送寄宿制學生往返于學校和居住地所在鎮街的指定停車區域,學生家長在指定停車區域接送學生回家,實現“校車+私家車”的學生上下學交通接駁模式;也可以理解為是接送學生回居住地所在鎮街的臨時加班公交車),來緩解寄宿制學校校園周邊交通擁堵問題。
楊琳:去年10月,東莞市正式發布了《東莞中子科學城概念規劃》。根據《規劃》,未來中子科學城居住人口為12萬-15萬人,交通出行問題亟待解決。在《東莞中子科學城概念規劃》兩條城際軌道和地鐵R5線的基礎上,建議在規劃中的深圳13號線設立中子科學城站,或統一考慮在松木山與中子科學城的合適位置設立站臺,打通區域交通。同時,改進現有公交線路的設置,增開更多車次的公交線路,加強航空港、高鐵車站、火車站、輕軌站與CSNS的交通連接;打通松山湖環湖路經大朗金菊福利院路口,至象和路,到CSNS這一公里路,緩解大學路至臺中路這段路線的擁堵情況,還能方便人員進出CSNS,使CSNS的道路交通與“國家級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區域定位相匹配。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