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在深圳聯合組織召開“在役干線公路國產BIM三維數字化平臺應用示范”項目預驗收評審會。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成造出席會議并發表致辭。
評審會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基建處處長王璜主持,原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李華擔任評審組組長及責任專家,專家組成員有: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原副局長王太、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李法雄、中科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聯合研究院院長燕科、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BIM中心主任劉向陽、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數智工程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汪軍、深圳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周海俊教授、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技術質量部(研發中心)主任肖金光。
會議伊始,黃副廳長在致辭中強調,各相關單位要做好項目總結和推廣,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新的助力。專家組李華組長在總結時指出,試點項目在自主可控BIM圖形平臺的基礎上,不斷擴展應用,超額完成了試點任務,下一步要做好總結爭取高質量通過交通運輸部的最終驗收。
“在役干線公路國產BIM三維數字化平臺應用示范”是《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在役干線公路基礎設施與安全應急數字化試點工作的通知》(辦公路函〔2022〕1428號)的試點項目,按照任務書和實施方案的具體規劃要求,在廣東、重慶、新疆三個地理環境與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針對不同管理模式、不同養護管理需求開展體系化的試點工作,完成3005公里在役干線公路數字化建模和基于國產BIM三維數字化平臺的應用示范。項目依托自主可控BIM圖形平臺,取得了成套BIM標準、BIM建模軟件、公路全生命周期數字孿生底座、既有設施多模態快速建模裝備、養護科學決策模型、智慧養護管理平臺應用等“7+N”項核心成果,形成了整套在役干線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和智慧化管理解決方案,專家組李華組長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具有很好的針對性和推廣應用價值,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預驗收。
(效果圖展示)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委高度重視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陸續出臺系列政策指引,其中在役公路數字化是重點任務之一。2023年9月,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公路數字化轉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設發展的意見》(交公路發〔2023〕131號),提出“到2035年建成實體公路和數字孿生公路兩個體系”,“依托工程建設數字化成果,逐步實現在役公路數字化”。同年10月,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在山東煙臺“在役干線公路基礎設施與安全應急數字化試點工作集中調研”提出,擬印發《在役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三年行動方案》,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在役公路數字化三年行動。2024年4月,財政部、交通運輸部《關于支持引導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通知》(財建〔2024〕96號),提出以在役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推進公路干線及沿線周邊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數字化轉型。試點項目取得的成套成果,深入貫徹落實了相關政策要求,形成了可落地、可復制、可推廣的案例樣板,為全面推進全國在役公路數字化提供了示范支撐,為培育智慧交通新質生產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寶貴先進經驗。
下一步,項目組將按照專家意見進一步凝練創新亮點和試點成效,持續優化完善已取得的成果,基于統一底層平臺,按照打通設計-建設-運營,“一模到底,一模多用”的要求,進一步在廣東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重慶市拓展應用場景,帶動更多地市應用試點項目成果,推動公路數字化和公路養護更高質量發展。
項目在申報和實施過程中得到了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設施處,東莞市交通運輸局、東莞市公路事務中心,惠州市交通運輸局、惠州市公路事務中心,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深圳高速公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及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特別是在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設施處的領導下開展的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智慧管養平臺建設及深圳市全市既有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建模工作,為本項目的順利實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基建處曾波波副處長、羅霆高級工程師、科技處孫波行科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路監控信息中心劉健主任、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設施處陳淑處長、東莞市交通運輸局養護科楊茂健科長、惠州市交通運輸局邢健、鐘文書科長、東莞市公路事務中心劉汝杭副主任、惠州市公路事務中心張國鵬主任、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試點項目負責人王旭、王濤、深圳高速公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王愷杰、云基智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蔡成果、副總裁張貴軍以及相關人員參加了本次預驗收評審會。(張揚)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