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扎曲河畔泛起粼粼波光,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下拉秀鎮籠罩在薄霧中。牧民卓瑪措騎著摩托車駛過新修的瀝青路,車后滿載著剛擠的牦牛奶,駛向鎮上的冷鏈物流中心。“以前這條路全是坑,雨天根本出不了門;現在半小時就能到合作社,牛奶當天加工成酸奶賣到西寧,一年能多掙3萬多!”卓瑪措的喜悅,折射出青海交通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銜接之變。
5月30日,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召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暨定點幫扶工作會議。廳黨組書記、廳長何燦強調,交通運輸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肩負著打通城鄉要素流動“大動脈”、暢通產業振興“微循環”的時代重任,全省交通運輸系統要將“人民交通為人民”的價值追求深度融入發展基因,立足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戰略總綱,從加快基礎路網升級、強化公路管養提質、提升運輸服務水平、加大精準幫扶力度、持續落實以工代賑、持續強化作風建設等六個方面凝心聚力抓實抓好,奮力譜寫新時代交通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5年,青海交通將緊盯今年“新改建普通省道和農村公路4000公里,新增8個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新增100個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標任務接續奮斗,加快完善拉脊山、同寶山等10座觀景山峰和化隆沙索麻村、剛察果洛貢麻村等20個旅游資源富集村落旅游服務設施,年內基本建成青海湖1號、柴達木1號旅游公路,推動形成“快進慢游”旅游公路網絡。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不斷深化《青海省鄉村道路風貌引導圖集》推廣應用,不斷推動高原特殊區域砂礫路面“冷再生”、鋼箱梁橋等技術擴面應用。有序實施公路災害防治工程,強化公路災害監測預警設施建設,全力完成危橋改造5座、村道安防工程建設200公里,便民橋(涵)500座,村鎮道路亮化工程100公里等既定目標任務,不斷增強農村公路路網韌性。加快構建以技術狀況檢測評定為主的養護計劃編制科學決策體系,完善公路養護工程項目庫,滾動儲備和動態調整,嚴格質量管控和交竣工驗收,不斷提升公路養護工程質量效益。
青海交通將持續鞏固建制村通客車成果,扎實開展2024年度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自評估工作,鞏固提升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自評估達AAAA級及以上區縣占比65%以上的成果。持續加強農牧區農忙時節、返鄉返崗等重點時段農村群眾出行服務保障,不斷深化學生上下學出行定制公交線路謀劃,讓廣大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交通改善帶來的紅利。同時,青海交通將持續落實“一聯雙幫”機制,堅持以主題黨日、重要節日等為載體,深入定點幫扶村共同開展學習交流、志愿服務、走訪慰問等活動,解決定點幫扶村、聯點戶急難愁盼問題。立足“區位優勢”“行業優勢”“產品優勢”,全面深化拓展廳屬單位“組團式”幫扶及各定點幫扶村“跨村聯建”模式,如交通醫院送義診,郵政實施寄遞服務入村等。協調推進村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各項措施落地,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加大與交通運輸部第七定點幫扶組的聯絡,做好部幫扶甘德縣各項工作。
青海交通將持續落實以工代賑,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符合進度要求等前提下,圍繞普通國省干線重點項目及農村公路建設方面推廣實施以工代賑,助力農牧民群眾就地就近參與交通項目建設,優先安置脫貧人口和就業困難群體,及時足額發放以工代賑勞務報酬,吸納帶動更多當地群眾就近就業增收。持續推動在建公路項目勞務人員、機械設備、水泥鋼材、砂石料實現本土化。要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多到一線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工作發展。
2024年,青海交通全年累計完成普通省道和農村公路投資32.36億元,新改建普通省道和農村公路5733公里,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43%,連續3年實現投資增效、里程增長“雙增”目標。全年新增通三級及以上公路鄉鎮16個,新增通硬化路自然村150個,完成危橋改造23座,村道安防工程隱患處置203公里。囊謙縣白扎巴麥村至尕爾寺產業提升道路入圍中國公路學會“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夢幻海北”旅游環線入選國家第二批交旅融合發展典型案例。加大定點幫扶力度,投入定點幫扶資金2330萬元,實施8個定點幫扶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3項。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支持成立青海塔灣純凈水有限公司等5家村集體經濟公司,扶持發展“統種共富”、牦牛養殖等項目。8個定點幫扶村脫貧戶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6%,5個村實現集體經濟50萬元“強村”目標。
在改善農村交通環境方面,青海交通積極探索高原地區農村公路生態建設路徑,著眼三江源地區生態環保任務艱巨、農村公路改造養護挖砂取料困難等實際,創新運用“四新技術”,以“經濟”“管用”方式提質改造農牧區砂石路5000公里,每公里投資成本僅為硬化路改造的1/10,用最小成本解決農牧民出行難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結合鄉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青海交通因地制宜實施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潔化、綠化、美化,扎實開展路域環境整治和種花植草行動,打造98條1905公里普通省道和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示范路,因地制宜開展81條537公里路域植花種草工作,建成省級“美麗公路”124公里,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明顯提升。
同時,青海交通把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民生工程和發展機遇,堅持“方案、進度、質量、安全、群眾滿意度”五統一,及時完成紅崖山地質災害險情處置,全力實施交通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項目,民和、循化、化隆三縣57條214公里農村公路和5條50余公里國省干線公路全面建成,沿線18個鄉鎮104個行政村16.4余萬群眾的安全、快捷出行得到有力保障。
在服務供給方面,青海交通開通定制客運線路47條,開通農村客貨郵融合線路35條,快遞進村覆蓋率達86%。有序推進城鄉公交線路向城區周邊重點鎮村延伸和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100%。全省AAAA及以上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自評估區縣占比達65%,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130%。同時,新增和優化城市公交線路12條,新開通適老化公交線路5條、通學校公交線路5條,基本實現二級以上汽車客運站、定制客運線路電子客票全覆蓋。此外,青海實施溜索改橋項目5座,群眾過江過河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全省24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內建成148個充電停車位,海拔3000米以下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覆蓋率達到87.5%。實施公路養護工程313項,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
在提升農牧民收入方面,青海交通充分發揮交通運輸行業拓崗位、穩就業、保民生、提素質的重要作用,積極吸納農牧民群眾參與國省干線、農村公路和災后重建項目建設,全面促農增收。全省在建公路項目吸納本省務工人員、機械設備、水泥占比達50%、76%、93%以上,砂石料基本實現本土化。累計發放本省勞務人員工資13.15億元。其中,災后重建項目累計用工8000余人,本地群眾達85%以上,發放勞務報酬1000余萬元;青海湖旅游專用公路、同賽、熱水至馬匹寺3個省級重點項目吸納本地務工人員1333人,發放勞務報酬1124萬元。(文/馬菊香)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