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空運讓庫爾勒小白杏24小時直達北京餐桌、新疆網購不包郵正成為歷史、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向新疆各個風景名勝……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隨著空運、鐵路、公路交織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在新疆加速成型,也鋪就了新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物流行業展現“新速度”,當地農業實現轉型升級,產業鏈持續拓寬,旅游業發展迎來新活力,立體交通已成為驅動新疆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能,助力新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激發物流行業“新速度”
6月23日9時,新鮮采摘的成噸的庫爾勒輪臺縣小白杏,通過冷鏈物流運抵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京東亞洲一號倉分揀中心,12點搭乘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航班飛往北京,當日即可送達北京市民家中。
“小白杏皮薄易壞,傳統的長途運輸損耗率高達80%,而借助智能分揀、航空運輸,可極大降低運輸損耗。目前每天有超過30噸的輪臺小白杏被送往全國各地。”京東亞洲一號倉分揀中心工作人員黃斌說。
與此同時,十多公里外的烏魯木齊海鴻國際食品物流港內,來自大連、上海、湖南等地的海鮮和小龍蝦等水產品正在陸續運達、接收。
“京新高速通車后,大連的水產品通過水車運輸30多個小時即可抵達烏魯木齊,上海的海鮮運達烏魯木齊的時間也由之前的一周縮短到4天左右,物流成本的下降讓越來越多的新疆人吃上了帝王蟹、東星斑、黑金鮑等海鮮產品。”新疆東寶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嚴林龍說。
近年來,新疆全力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通過空運、鐵路、公路等多維度協同,不僅打通了物流“大動脈”,更激活了區域經濟“微循環”。
在新疆西域春乳業酸奶產品生產車間里,該公司副總經理歐國兵拿著近期新推出的酸奶產品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隨著新疆交通系統的全面完善,物流效率明顯提升,大大拓寬了公司的產品市場。
“以往從新疆發貨的產品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到達北京、上海等城市,嚴重制約了酸奶等短保質期產品的市場開拓,只能輸出一些常溫奶產品,難以充分體現新疆乳制品的優良品質。從去年開始,從工廠發貨到北京、上海的物流時長縮短到2至3天左右,新疆鮮奶和酸奶產品銷往全國的最大瓶頸之一被突破。配合直播電商帶貨等渠道,我們在疆外市場的銷量每年增長率達到20%以上,企業效益顯著提升。”歐國兵說。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4年底,全疆公路總里程已達到23萬公里,其中高速(一級)公路突破1.2萬公里,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和客車。
物流快速進出新疆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物流的發達和成本的下降,讓新疆在2024年終結了“網購不包郵”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新疆人享受到了網絡購物的便利。
“以前網購要付25元左右的運費,而且很多地方不發貨,我很少在網上買東西。但現在包郵了,新疆發貨當天到,外地發貨4天左右也能收貨,生活中的日用品基本都是網上買。”烏魯木齊市民白麗娟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帶動農業轉型升級
6月下旬,位于新疆吐魯番高昌區紅星片區加依村葡萄連棟大棚基地的無核白葡萄迎來采收季,比露天葡萄早熟了20多天。今年連接村子和高速公路的兩公里鄉道鋪成了柏油路,加依村吸引了來自上海、湖北、重慶等地的客商前來搶購,也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來這里體驗農家樂。
“第一批18噸無核白葡萄,最終以‘拍賣會’的形式被上?蜕桃18.98元/公斤的價格競拍,單價比去年高出一倍。”高昌區紅星片區加依村黨總支書記、篤永合作社理事長熱孜葉木·阿不力木激動地說,“明年我們打算繼續擴大大棚葡萄種植面積,還要學習新技術,爭取一年收獲兩季,讓更多的村民‘搭上’農家樂的致富快車。”
得益于已經成型的立體交通網絡和先進的種植技術及冷藏技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疆農產品像無核白葡萄一樣實現提早或延時上市,甚至通過深加工、分級銷售走上高端化、品牌化道路。
近兩年,吐魯番市歐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把直播間搬到了田間地頭和少數民族農戶家中。這家公司也從最初只賣吐魯番鮮葡萄發展為現在已銷售200多種新疆農特產品,這些農特產品經過品牌化包裝或深加工后,借由電商渠道送到全國各地消費者手中。
“這個季節,公司負責瓜果采摘、包裝、發貨的工人有200多人,忙的時候需要500多人,附近的居民有了更多靈活就業的機會,如果每天全時工作,一個月就能有3000元以上的收入。”歐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歐佰都拉·吾買爾說。
從喀什機場落地,經由吐和高速開車15分鐘,即可抵達阿圖什市無花果三產融合科技創新園,園區距喀什古城和阿圖什市的車程均為30分鐘。“7月初,我們有50多個大棚的無花果將平茬剪枝,經過4到5個月的新一輪生長期,實現冬季錯峰上市。”創新園的實施和運營方——新疆海德坤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省業說。
據介紹,隨著創新園二期工程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海德坤在阿圖什市將實現從無花果標準種植、深加工,到旅游觀光、科普研學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閉環。
為旅游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隨著京新高速、連霍高速、烏尉高速部分路段等陸續通車,以及獨庫公路等道路設施不斷完善,使得賽里木湖、喀什古城、國際大巴扎等多地成為旅游熱門目的地,為新疆旅游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暑期來臨,越來越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駕游客來到喀什,喀什古城周邊停車場的車流量明顯增多。
根據喀什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數據,2024年,喀什共接待游客2349.36萬人次,同比增長25.96%;實現旅游收入180.05億元,增長34.78%;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88.86萬人次,同比增長19.61;實現旅游收入118.82億元,同比增長26.51%。
近日,位于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的馕主題館也吸引了全國各地以及國際游客前來品嘗和打卡。據介紹,在旅游旺季的周末,該馕主題館一天就能賣出一萬多個馕。
連接獨山子和庫車兩地的獨庫公路近年來熱度持續攀升。自今年5月31日再次恢復通車以來,獨庫公路的日平均通行車輛達到8000輛,日最高通行車輛達1.7萬輛。
“我們一家是從鎮江一路自駕過來的,本來想著來新疆路程這么遠會很辛苦,但一路上道路狀況都很好,開車很順暢,沿途的景色也讓我們深深著迷。我們以后還要來,而且要來好多次。”來自江蘇的游客胡女士在位于新疆烏蘇市的烏蘇驛休息時,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交通的不斷完善對旅游市場發展的提振效果也讓當地更有信心,更加快了交通建設步伐。
“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我們正在不斷推進‘交通+旅游’融合發展。除了此前打造的S101天山地理畫廊、G217中國最美獨庫公路等‘精品旅游路線’,烏蘇市S101延長線也在加速推進。該項目全長24.14公里,總投資3億元,建成后,將打通奎屯河間隔壁壘,將G217獨庫公路游客引入烏蘇。同時,我們還積極爭取將S101線延伸貫穿烏蘇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待甫僧景區,進一步打通烏蘇市景區之間的連接。”烏蘇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邊建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記者 李保金 袁小康)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