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廈深鐵路開通深圳-惠州-汕尾捷運化列車,惠州南站開往深圳方向的動車班次更多了。今年春運期間,廈深鐵路惠州南站正式啟用人臉識別自助驗證通道,旅客拿著身份證和車票刷臉,3秒鐘就能完成驗票。如今,市民往返惠州和深圳越來越方便,花在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少。
2016年5月,深圳宣布實施“東進戰略”。隨后,我市提出“海綿行動”設想,希望發揮海綿的“吸納”和“擠出”雙重功能,吸納深圳等發達地區的創新要素和高端產業“外溢”,加快惠州發展。
一年多來,我市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航機場建設齊頭并進,向西對接深圳 “東進”,向東對接汕尾“西融”,向北對接河源“南融”,推動深莞惠經濟圈(3+2)一體化發展。
背景
加快深莞惠經濟圈(3+2)建設
2016年以來,廣東省明確提出發揮珠三角9市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環珠三角6市加快發展,構建大珠三角經濟區,推動全省一體化發展。
從地理位置上看,惠州與深圳一衣帶水、地域相連,從歷史上溯源,惠深兩地本是一家,交通互聯的基礎牢固。正是基于此,2016年11月,我市將實施“海綿行動”寫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將其作為未來5年的重要工作。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實施“海綿行動”,既是立足于惠州加快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放眼于區域、全省乃至全域的發展需求。
實施“海綿行動”,有利于提高珠江東岸交通一體化水平,加快深莞惠經濟圈(3+2)建設。我市以交通基礎設施對接為先導,加快實施“公路暢通、軌道加速、民航增效、港口提質、換乘便捷”等交通一體化規劃,打造大珠三角經濟區內重要的交通樞紐。
根據實施方案,我市將加快推進以海港、空港、高速公路網、軌道交通和寬帶信息網“兩港三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與市際快速通道的接駁效率,到2020年,力爭高快速路通車里程達到1000公里、軌道交通達到500公里,實現所有鄉鎮30分鐘上高速、縣(區)60分鐘進深圳。
現狀
惠深之間有4條高速公路對接
2013年12月28日,廈深鐵路開通運行,成為我市境內第一條高速鐵路。廈深鐵路建成后,對于滿足深惠間市民短途的城際交通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惠州與深圳正式進入“半小時生活圈”。
2016年年底,贛深客專廣東段先期工程開工建設。贛深客專北起江西贛州,南至廣東深圳,廣東段全線新建7個車站,其中惠州境內設博羅北、惠州北、仲愷新區3個站點,計劃2020年開通運行。贛深客專建成后,惠州市民從市區坐高鐵去深圳,大約只需20分鐘;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后,惠州也可直達香港,時間約半小時。
得益于軌道交通的快速推進,許多市民過上了深惠同城生活。家住惠陽的張曉靜在深圳龍華工作,每周三和周五,她都會從深圳北站乘坐廈深鐵路動車回到惠陽,享受和家人一起的時光。
高速公路方面,惠州與深圳的聯系更為緊密。
1993年,惠深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成為我市境內第一條高速公路,為深惠間往來開辟了快速通道。1996年,深汕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使我市成為深圳、汕頭、廈門等特區經濟鏈條上的重要節點。
隨著惠深沿海高速公路和武深高速公路博羅至深圳段分別建成通車,我市與深圳間高速公路增至4條。這些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極大滿足了兩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與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相比,惠州機場的定位更加明確,就是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承接深圳東部地區、東莞以及汕尾、河源等地的客流。
去年5月,《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發布。根據《規劃》,我省將重點打造“5+4”骨干機場,加快建設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惠州機場名列其中。《規劃》提出,惠州機場將建設干線機場,主要服務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東部地區,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攤開廣東地圖,我們可以看到,惠州緊鄰廣州、深圳、東莞、河源、汕尾。這5個城市中,目前僅廣州和深圳建有機場。其中,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去年旅客吞吐量6580萬人次,深圳寶安國際機場4561萬人次,兩個機場的運營已接近飽和狀態。分流廣州、深圳機場的客流,已經成為一種現實需要。
去年,惠州機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飛機起降8646架次,同比增長66%;旅客吞吐量95.69萬人次,同比增長74%;貨郵吞吐量3985.9噸,三大運營指標增幅均創歷史新高。
日前,中國民航局發布去年大陸民航機場吞吐量數據,惠州機場以95.69萬人次排名第87位。這意味著自2015年通航以來,惠州機場在旅客吞吐量方面首次進入全國民航機場百強行列。此外,惠州機場去年完成貨運吞吐量3985.9噸,在全國民航機場中排名第77位。
機場路二期的開通、新航站樓的建設以及航空產業園建設的推進,讓惠州機場迎來發展良好契機,在加快承接廣深機場客流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隨著深惠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大運量的快捷交通對接備受期待。深惠城際軌道的設想提出已有多年,備選方案也幾經調整。深圳、惠州兩市曾明確,將聯合推動深惠城際線啟動建設。實際上,去年兩市已形成初步共識,推薦深惠城際軌道線選擇西線方案。即線路起于前海中心區,終至惠州惠城區,線路長度約128公里。
市發展和改革局日前在回應網友時稱,深惠城軌是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項目之一,去年已開展項目預可行性研究。但是,省政府鑒于深惠城軌與規劃建設中的贛深高鐵線路存在一定的功能重疊,于去年年底作出暫不實施的決定。
不過,結合惠州機場打造新干線機場的需要,我市發改部門正委托專業機構深化研究,進一步優化線路路由,我市和深圳市將共同努力,爭取省的支持,力爭早日獲準啟動項目建設。
計劃
重點推進贛深高鐵等項目建設
大亞灣區毗鄰深圳,是惠州全面對標深圳的橋頭堡,而在對標深圳中,做好深惠兩市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對接是首要工作。
據介紹,深惠兩市對接軌道主要是深圳地鐵16號線和14號線,兩條線路都將到達惠州南站。其中,16號線起于深圳龍崗,在大亞灣塘橫片區與惠州地鐵1號線換乘到達惠州南站。14號線則起于深圳福田,經惠陽到達惠州南站。據介紹,其計劃在惠陽東華路設站,距離大亞灣區僅800米,內環路站則在大亞灣區和惠陽邊界。16號線和14號線可在深圳坪山站換乘。
大亞灣區與深圳對接的縱向主干道上,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龍山一路南段。根據規劃,該路段將與南坪快速3期東延線對接。這意味著,該路段建成后,從大亞灣區到深圳南山區中心僅需20多分鐘。
根據我市軌道交通遠景規劃,城市軌道1號線和2號線的建設也提上了議事日程。
記者了解到,軌道1號線計劃自惠州北站引出,途經惠城區、惠陽區至大亞灣區。隨著深圳地鐵14號線和16號線的延伸對接,以后市民從市區到深圳將更加方便快捷。軌道2號線則為東西走向,途經惠城區、仲愷區至博羅縣,并在仲愷新區站與贛深客專形成交匯。
而作為綜合樞紐,惠州北站不僅連接高鐵和地鐵線路,以后還將與莞惠城際通過延伸線連接。屆時,惠州北站將集高鐵、城際、地鐵站點功能于一身。
“與深圳的交通對接是我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從宏觀和微觀的不同層次加強與深圳的交通對接。一是從深惠一體的角度規劃建設惠深間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骨干交通網絡。二是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合作開發我市境內的機場、沿海港口資源。三是優化和完善便捷對接道路等基礎設施,從內部到外部,實現與深圳的全面對接。
同時,我市將重點推進贛深高鐵、深惠城際軌道交通、深圳地鐵14號線延伸至惠陽大亞灣城際軌道交通和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擴建等項目建設。研究、開通深惠汕三市水上旅游客運航線,共同加快X225線惠陽至深圳坪山新區段等一體化對接項目。
建議
做好軌道交通規劃和城市規劃
市政協委員黃小波指出,通過深惠軌道交通可以把兩地距離縮短,把深圳和廣州的人才、人流、物流引入惠州,實現資源共享。
黃小波說,城際軌道交通與信息化、資本、人流相結合將帶動經濟滾動發展,惠州可吸收深圳、廣州溢出經濟,實施“海綿行動”,同時加快人才互動、推進城市全面發展。“珠三角軌道交通建設,惠州是最大受益者之一,惠州要主動融入珠三角軌道交通發展,并做好自身軌道交通規劃和城市規劃。”
“按干線機場定位發展,惠州機場發展物流很重要,要加強與深圳和香港的合作。”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副所長時鯤認為,惠州機場可以更側重國內航線以及支線城市之間的連接,同時兼顧客流與貨流,重點發展附加值高的貨物物流。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