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處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的接合部,是我國西南連接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紐帶。近年來,為更好地發揮紐帶作用,云南全面發力連接南亞東南亞的立體式交通網絡建設提檔加速,努力織好鐵路網、航空網、公路網。今年,云南鐵路部門計劃投資250億元,全力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交通樞紐;云南機場集團也將增加與南亞東南亞國家通航點;昆曼國際大通道的部分路段也在進行升級改造,為即將到來的南博會提供貨運與客運支撐。
織好鐵路網
今年預計投資250億元
織好鐵路網,云南前進步伐鏗鏘有力。今年,云南鐵路部門計劃投資250億元,全力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交通樞紐。
“十三五”期間,云南圍繞“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網規劃,全面建設中越、中老、中緬、中緬印出境鐵路通道,以及成昆、內昆、滬昆、南昆、滬昆客專、云桂、渝昆和滇藏八條出省大能力鐵路通道,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同時,也為南博會的召開提供了重要的貨運與客運支撐。云南高鐵自2016年12月28日投入運營以來,一年時間發送旅客已突破1200萬人次,成為云南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去年商洽會期間,高鐵成為不少南亞東南亞國家代表團考察的目標,并且有不少海外旅客從這里坐高鐵通達北上廣深,或乘高鐵抵達昆明后,中轉換乘前往南亞東南亞地區。昆明南站黨總支書記陳明佳表示,隨著新一屆南博會臨近,昆明南站將進一步做好服務工作,把昆明南站打造成為促進國際交流、加強互聯互通的一張響亮名片。
另一邊,中越、中老、中緬、中緬印出境鐵路通道項目建設也在推進當中。其中,中老國際鐵路國內段玉磨鐵路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78.1億元,占總投資的35.2%。中緬國際鐵路廣大鐵路建設進入攻堅階段,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33億元,占總投資的94%,今年7月將開通運營。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云南鐵路將繼續做好各項建設與服務工作,把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接口”做好,充分發揮內聯外通作用。
織強航空網
加密與南亞東南亞通航點
織強航空網,云南藍圖繪就。2016年斯里蘭卡開放與昆明的三四航權(目的地下客權、目的地上客權),2017年昆明被指定成為中國柬埔寨間行使第五航權(中間點權或延遠權)的首選城市,這只是推進昆明機場建設成輻射南亞東南亞國際航空樞紐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昆明機場航線網絡布局突出“一帶一路”沿線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瀾湄合作區域等重點國家及地區覆蓋范圍,沿線65個國家中,昆明機場航線已連接東盟10國、西亞2國、南亞5國、獨聯體1國。2017年開通國際航線76條,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航線65條,占國際航線的85.5%;國際通航點5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通航點44個,占國際通航點的86.3%。下一步,云南機場集團還將增加與南亞東南亞國家通航點,為即將到來的南博會提供交通保障。
云南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南亞東南亞每周航班量250余班,南亞東南亞通航點39個,已成為國內連接南亞東南亞通航點最多的機場;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達415萬人次,位列全國第6位,超過深圳、西安、重慶等機場。國際地區旅客占比由2013年的7.3%提升至2017年的9.3%;開通至達卡、德里、孟買、馬德拉斯、河內、班加羅爾6條定期國際全貨運航線,國際地區貨郵占比由2013年的5%提升至2017年的14.5%,吞吐量同比增長134.7%。
此外,云南機場集團將改擴建昆明、大理、騰沖、迪慶香格里拉、保山、普洱、文山等11個機場;新建20個一類通用機場,預計到2020年,云南省民用運輸機場運營和在建總數將達到20個,助力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貿易往來。
織全公路網
拉近與南亞東南亞國家距離
織全公路網,云南在發力。公路網的完善,使云南到南亞東南亞國家的自駕游變得更加暢通,沿線的觀光旅游、休閑度假、鄉村旅游等得到了全方位帶動。
截至目前,昆明至越南河內公路已實現高速化;昆明至老撾萬象、泰國曼谷的昆曼國際大通道全長1667公里,全線由中國境內段、老撾段和泰國境內段組成,正在對部分路段進行升級改造,完成后將實現全程高等級化。中緬公路境內段昆明-瑞麗、昆明-騰沖已實現高速化,昆明-墨江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
昆曼國際大通道開通后,為在磨憨進行投資的企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緊挨昆曼國際大通道的西雙版納中勁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其母公司在昆明,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考慮到公司產業多元化發展,子公司決定到磨憨謀求新發展。
其中,小磨高速公路是昆曼國際大通道國內最后一段。“小磨高速公路建成后,昆明至磨憨全程高速化,從小勐養到磨憨的行車時間從原來的3小時縮短至1.5小時,減少運輸時間,拉近云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距離。”云南省交通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說。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