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西南寧市人大常委會獲悉,經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南寧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將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這部地方性法規規定的內容中,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無證駕駛等10種常見的主觀故意交通違法行為納入個人信用記錄管理,駕駛電動自行車時不打轉向燈、打電話等行為將受處罰,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
電動車登記需進行安全教育
走在南寧的大街小巷上,隨處可看見電動自行車來往穿行。截至今年6月,南寧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70萬。電動自行車給群眾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了如何規范管理的問題。這既是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管理部門和立法部門高度重視的問題。
《南寧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在原有上位法的基礎上,對車輛及駕駛人管理、道路通行條件、道路通行規定和事故處理、道路服務與監督、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了補充,特別在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登記管理與行車規范、占道施工與道路停車泊位規范等方面提出了更細致的要求。
南寧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陸宏康介紹說,新條例注重全面管理和重點管理相結合,不僅僅是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細化和補充,還是一部體現南寧特色的綜合性道路交通管理法規。
近幾年來,南寧市針對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采取的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模式,取得了極好的社會效果,受到了公安部的好評。新條例吸納了這一作法,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對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進行注冊登記時,應當對其駕駛人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條例》規定了具體的教育方式,即設立交通違法教育室(點)、考核交通法律法規知識、組織觀看交通安全宣傳片、發放交通安全宣傳資料等方式,來加強對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的安全教育。
電動車危害交通安全行為將受處罰
《條例》完善了電動自行車的通行規則,對電動自行車行車中常見的轉彎無明示、夜間不開燈等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以及利用電動自行車從事道路客運經營活動等上位法沒有明確規定的突出問題,作了禁止或者限制性規定。
《條例》規定,駕駛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不得“以手持方式使用通訊工具,手離車把、手中持物或者在車把上懸掛物品、以及吸煙、飲食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向道路上拋撒物品。”如果違反,責令改正,處50元罰款。
同時,為了更好地整治道路上出現的飆車行為,《條例》規定,違反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非機動車不得實施互相追逐、競駛、競技、駕駛表演等危害道路交通安全行為的,屬于非機動車的,處200元罰款;屬于機動車的,處2000元罰款,情節惡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明確了道路停車泊位應當向社會公眾開放使用。禁止將道路停車泊位據為己用,或者改作其他用途,以及用于非停車的經營性活動。一旦發現將道路停車泊位據為己用的,責令改正,處每泊位每日300元罰款;改作其他用途的,責令改正,處每泊位每日500元罰款。
《條例》還把“僵尸車”的整治納入規定當中,明確規定在道路停車泊位停放的車輛要按時限停放,不得超過限時停車標志、標線表明的時間;沒有時限標識的,連續停放時間不得超過72小時。超過時限停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按違法停車及時處置。
交通違法行為與信用掛鉤
禮讓斑馬線是南寧文明交通秩序的一個縮影。為更好地規范這種良好社會風氣,《條例》規定,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人行橫道等依法應當減速行駛的路段時,時速不得超過30公里;遇到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的,應當停車讓行。
同時,《條例》規定,在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廣場、公共停車場等公眾場所通行時,機動車行駛時速不得超過20公里,非機動車行駛時速不得超過10公里。
《條例》將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等10項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納入了個人信用管理。
南寧市法制辦副主任侯康順介紹說,交通行為是社會征信的重要一環,將10項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納入信用管理,一是只與個人信用進行掛鉤,而未將單位信用納入;二是只針對帶有主觀故意,且性質較為惡劣的交通違法行為,予以個人信用記錄。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