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村客運班車是政府為了方便廣大偏遠農村地區(qū)群眾出行而實施的一項惠民工程。然而最近,有商洛市商州區(qū)的群眾向我們欄目反映,他們那兒的通村班車在運行三年多之后,突然停運了。那么,通村班車為何停運?沿線群眾的出行問題該如何解決?
通村客運突然停運 沿線村民出行難
按照村民們提供的線索,記者首先來到商洛市商州區(qū)陳塬街道辦的油房渠村,在40多分鐘的時間里,沒有見到一輛通村客運班車通過。
記者:“咋不坐車呢?”
油房渠村村民:“沒有車,這里沒有公交車了。”
記者:“啥時候不通的?”
張江娃:“去年11月。”
記者:“原來這個通村車通了多長時間?”
油房渠村婦女:“有三年多,天天都有。”
村民們告訴記者,通村班車從市區(qū)駛出后,途經陳塬街道辦、蟒龍峪、劉山村、三頃村、廟坪村、民主村,終點到他們油房渠村,全程線路總長約19公里,票價五元。班線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運行,共計四輛班車,每天6個班次,解決了沿線村莊上萬名群眾的出行問題。可是,到2016年11月份,班車突然停運了。
油房渠村民:“后來跑著跑著車慢慢減少,一年比一年少,截至去年年前,就一輛車也不跑了。”
油房渠村民:“去年11月份到現(xiàn)在沒有車。”
油房渠村位于商洛市商州區(qū)西北方向的山區(qū),屬于商州區(qū)陳塬街道辦,距離市區(qū)約19公里。村子通往市區(qū)有兩條路,一條是以前通村客運班車走的北線,另一條是向南約4公里到仁治村后再朝東去商州區(qū)的道路。如今,北線的通村客運停運了,走南線則要翻山越嶺步行4公里,用時近一小時左右才能乘坐公交車。
油房渠村民:“年輕人就是半個小時到四十分鐘,上年紀的最起碼得一個小時。”
油房渠村民:“目前像我們這樣子孩子在城里上學,每星期都得進城,不帶行李還好,帶行李很不方便,要提要背,真正不方便。”
油房渠村村民張江娃:“人有事兒了下雨下雪也得走,沒事兒就不出去了,有事兒就是下刀子也得走。”
張江娃老人今年87歲,他告訴記者,村里老人領養(yǎng)老金、小孩兒打疫苗、辦個手續(xù)蓋個章都得去陳塬街道辦,原先坐客運班車可以直達,可自從去年11月份通村班車停運后,大家的出行很不方便,他的好幾個月養(yǎng)老金一直都沒有領。
油房渠村村民張江娃:“下雪那就走不成了,就是那路,滑的就走不成。”
像油房渠村一樣,楊峪河鎮(zhèn)的民主村、廟坪村以及陳塬街道辦的三頃村等村莊的村民也受到通村客運班車停運的影響。沿線村民告訴記者,通村客運班車停運后,年輕人出行主要靠摩托車,老人小孩能不出去就盡量不出去。
民主村村民:“不敢騎摩托么,騎摩托在哪里摔了,還不是給娃加重負擔了,寧愿不出去了。”
民主村的伍利蘋今年57歲,兒子在外打工,兩個孫子由她照看。一周前,兩個娃娃同時生病,伍利蘋背一個抱一個,走了一個多小時,到了有班車的地方才坐上車。
民主村村民武利蘋:“我那個大孫子說,奶奶叫我歇一下,我實在走不動了。叫我歇一歇我實在走不動,我累得不行了。”
一直賠錢無法經營 司機無奈停運
好好的通村客運班車為何停運了?沿線上萬群眾的出行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記者來到客運班車所屬的商洛市商州區(qū)汽車運輸公司,發(fā)現(xiàn)車站只有一輛通往油房渠村的通村班車,上面已落滿灰塵。
通村客運班車司機李永利:“大概就是12月份停運的。”
李師傅告訴記者,這條客運班線是他2013年10月份開始承包的,一開始有四輛車,生意還可以。后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口增多,客源嚴重下降,不得已他賣掉兩輛車。到了2016年,班車的生意更加慘淡,于是他又賣掉了一輛車,直到去年年底,最后的一輛車也不得不停運了。
通村客運班車司機李永利:“我們現(xiàn)在是無法經營,一直賠錢,無法經營。”
李永利說,一輛通村客運班車,一年的保險、營運稅、公司管理費、進站費、季度檢驗費、GPS費、營運證審驗費、車輛年檢費等總共是4萬元,司機和售票員的工資一年是6萬塊,再加上每天120塊錢的油錢一年下來也要4萬多元,也就是說,一輛車每年保守的支出也在14萬元左右,而車輛全年的收入不到7萬塊,收入與支出嚴重倒掛。李師傅還告訴記者,國家對通村客運班車有燃油補助,像他所跑的路線一年下來一輛車應該補助2.9萬元。可是,油補只有第一年,也就是2013年全額撥了下來。2014年只補貼了總款項的11%,不到2800元,而2015年、2016年兩年的油補至今都沒有下來,這也是自己經營的通村班線難以為繼的一個原因。無奈之下,他只能向商州區(qū)運輸公司和商州區(qū)運管所打報告要求停運。
商洛市商州區(qū)汽車運輸公司經理李曉川:“考慮群眾出行,但是起碼車要養(yǎng)得住,他經營不下去只能停。”
李曉川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共有13條通村線路,都是屬于承包經營形式,但目前運營狀況都很不樂觀,主要原因還是客源問題,而且車輛運營成本逐年增加,票價卻一直沒有漲過。目前,除了到油房渠村的通村客運班車停運外,還有2條線路采取了減少車輛的辦法來降低成本維持運行。
商洛市商州區(qū)汽車運輸公司經理李曉川:“現(xiàn)在這通村客運開始已經走下坡路,由于是移民搬遷,勞力外流,人口減少,這逐漸都出現(xiàn)了有些線路經營不下去,那就要停,有些線路是車輛減少。”
就這一現(xiàn)象,記者采訪了商州區(qū)交通運輸局,相關人員表示,通村客運班線除了盈利性,還具有社會公共服務的性質,他們也接到了有關此事的反映,目前正在研究解決方案。而對于眼下油房渠村及周邊幾個村群眾出行問題,他們希望商洛市公交公司能夠臨時延伸附近公交線路,調整運力來協(xié)調解決。
商洛市公共汽車公司二車隊隊長張豪:“就目前的狀況,每一趟都進去的話,是不實際的,這樣的話成本太大。只有說是確實群眾需要出行,并且是能滿足一兩輛車的運營,那我就是采取分段,可以逐步進去,一個是定點進去來解決群眾出行。”
通村客運是一項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要使得通村客運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既要考慮市場的規(guī)律,同時也要充分保證它的公益性,在稅收、費用補助等多方面進行必要的傾斜,才能保障通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常運行。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