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縣是交通運輸部確定的第一批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近年來,嘉禾縣將城鄉公交一體化優先列入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內容,按照“規劃全覆蓋、優惠全享受、機制全創新、硬件全提質”的總體目標進行建設,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開通城鄉公交線路15條車輛87臺車輛,日均運行班次490次,城際公交線1條30臺車輛。實現99.6%的行政村(社區)通公交車,所有城鄉中學、中心小學500米范圍內可到達公交候車點,65歲以上老年人等五類特殊人群實現免費乘公交車,公交車票價最大降幅達33.3%。該縣城鄉公交一體化的深入實施,打破了城鄉“二元”分割,縮小了城鄉差距,基本滿足了群眾對便捷出行的需求,為建設美麗鄉村打下堅實基礎。
一、立足縣情實際,繪就最科學規劃圖
嘉禾縣縣域面積699平方公里,人口42.5萬人,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72公里;1000人以上的中心村聚集了全縣60%以上的人口,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600人;同時道路交通網絡發達,縣內公路通車里程1201.7公里, 10個鄉鎮及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或瀝青路,公路密度及行政村、自然村公路通暢率均居全省前列。立足本縣人口密度和公路密度雙項優勢,嘉禾縣委托郴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開展了城鄉公交一體化可行性研究,高標準編制了《嘉禾縣城鄉公交一體化專項規劃》,明確近期、遠期公交發展目標,構建了以高速公路和干線公路為骨架,縣、鄉、村、組公路為經脈,中心客運站、接駁換乘站和鄉鎮客運站、農村客運招呼站為節點的城鄉公交網,共規劃城鄉公交線路26條,采取分級模式運營,其中:一級公交為縣城區域內,二級公交為縣城至各鄉鎮和主要中心村,三級為鎮村公交,目前已開通了一級、二級公交共15條線路(城鄉公交線13條、免費公交線2條)。形成了“內外銜接、城鄉互通、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城鄉公交一體化布局,有力打破了城鄉“二元”分割,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縮小了城鄉差距。
二、夯實基礎設施,鑄就最舒適出行路
改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是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的基礎,近年來,嘉禾縣大力投入,強化了城鄉道路建設。為加快公路建設,強力推動了“城鄉交通三年大建設”活動,投資近80億元完善公路網絡,提高公路等級,改善路面結構。新增高速公路51.1公里,二級公路58.5公里,提質三、四級公路439里,實現鄉鎮通三級以上公路率100%,行政村通暢率100%,自然村通暢率90%,全縣構建了10分鐘到鄉鎮,20分鐘達縣城,30分鐘上高速的便捷交通網。嘉禾縣實施農村公路“千百十”工程,縣財政每年預算1000萬元,實施以獎代補,改造部省不能立項的自然村公路和村與村之間聯網公路272公里;投入7000多萬元建設了二級汽車站1座,五級農村客運站8座,港灣式城鄉公交招呼站240對,并在縣公交樞紐站設置了跨縣車輛落客區,在緊臨長途汽車站的位置建設了換乘站,實現城鄉公交無縫對接。同時,還開展“百億投資”和“百里長廊”行動,對國省干線公路縣、鄉、村公路網實行綠化、美化、亮化建設,推進公路設施和公路管護街道化、標準化,成功打造了桂嘉寧、新嘉藍兩條城鄉一體化示范帶,使公交線路真正成為連接城鄉的一道亮麗風景帶。
三、規范運營管理,打造最穩定公交線
城鄉公交一體化是城鄉客運的一項重大改革,面臨著諸多矛盾,嘉禾縣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探索完善了管理機制,推進了城鄉公交的有序運營。一方面,整合資源統一管理,實施客運企業公司化改造。成立了嘉禾縣城鄉公交有限責任公司,將原郴汽集團115車隊、嘉禾鑫佳公汽公司、嘉禾運發公司等2家農村班線客運企業和1家城市公交企業整合成一家,實行統一管理,實現一縣一公交,并逐步推進公車公營。另一方面,創新機制規范管理。建立健全公交管理制度,出臺《嘉禾縣城鄉公交管理辦法》《嘉禾縣農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實施指導意見》《嘉禾縣城鄉公交許可和道路勘驗暫行技術要求》等系列規范性文件,嚴格落實定線定時定班定點定價的“五定”要求,規范服務行為。創新公交招呼站共管模式,實行“站臺建設+廣告經營+管理維護”的運作模式,建成農村公交招呼站240對,一次性解決了招呼站建設、廣告經營、后期管護、建設成本等核心問題。通過規范化建設,城鄉公交實現正常運營,讓農民兄弟出行更加方便,讓邊遠地區群眾也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樣的便捷交通。
四、提升服務水平,構建最實惠便民網
改善民生是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的最終目的,為實現便民、惠民、利民,嘉禾縣不斷采取措施改善了服務。一是大力推進智慧交通應用,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務水平?h財政投入200多萬元為所有運管車輛安裝IC卡刷卡設備和3G視頻監控系統,對公交運營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通過科技手段方便群眾,加強安全監控,解決了擅自漲價、拒載免費乘車人群、惡意超載和司乘糾紛等問題,有效促進了運營規范化和服務標準化。二是實行惠民政策提升服務質量。對全縣65歲以上老年人等五類特殊人群在全縣范圍內實行免費乘車。同時,大幅降低公交票價,公交票價降低到1~6元,最高降幅達34%,發車班次比公交化改造前增加了60%以上。三是政府扶持,財政兜底。開通新老城區免費公交線路2路,所有人都是免費乘車,縣財政每年補貼免費公交127萬元。實行65周歲以上老人等五類特殊人群給予免費乘車的優惠政策,縣財政每年給予免費人群乘車補貼280萬元。四是支持公交企業發展?h財政每年預算40萬元用于公交公司的設施維護和彌補辦公經費;在公交充電站的設施建設方面,從用地、規劃許可、供電供水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解決公交企業的后顧之憂。這些惠民政策的推行,使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城鄉公交一體帶來的便利和實惠,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稱贊。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