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天朗氣清。湛藍的天幕下,一條條平整、干凈的農村公路把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一個個村莊連在了一起。行走在堆龍德慶區馬鄉措麥村農村公路上,時不時就能看到村民正忙著檢查農村公路是否受損,還能看到環衛工人清掃路面。
“我是措麥村的鄉村道路交通協管員,負責管理措麥村的這段道路。我的工作就是對損壞路面進行維護,并進行清掃。”措麥村村民格桑達瓦說。據了解,在堆龍德慶區,像格桑達瓦一樣的鄉村道路交通協管員一共有120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和交通運輸部門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管、 養、運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西藏自治區695個鄉鎮、5437個建制村實現通達,通達率分別達到99.71%和99.45%;541個鄉鎮、 2084個建制村實現通暢,通暢率分別為77.62%和38.12%。“勞動是幸福的左手,勤儉是幸福的右手”,正如藏族諺語所描繪的,勤勞的西藏百姓正 依托便捷的農村公路走進了新天地。
下放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審批權
鄉村振興,交通先行。“十三五”期,西藏自治區安排農村公路建設項目3470個。如何推動大批量項目落地生根,成為關鍵。
為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前期審批進度,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連續兩年下放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審批權限。2016年至今,西藏各地市交通運輸局建設項目審批權限已由3000萬元調高至1億元。
不僅如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各地市政府和交通運輸局、各縣(區)層層簽訂農村公路建設目標責任書,對農村公路建設工作開展好的地區給予一定投資傾斜,鼓勵先進、鞭策后進。
“放管服”改革和激勵機制卓有成效。“截至今年9月底全區完成建設投資254.33億元,占年度計劃274.5億元的92.65%,力爭明后兩年脫貧攻堅項目今年全部開工,2019年全面建成。”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永吉在自治區“四好農村路”現場會上說。
新能源公交票價“一元通”
堆龍德慶區古榮鄉109國道至那嘎村公路(簡稱古那公路),是西藏自治區“十二五”期重點規劃實施的一條農村公路,2013年8月完工,全長23公里。
為方便古那公路沿線牧民群眾出行,堆龍德慶區成立了一家公交公司,投入24輛純電動公交車,設立覆蓋27個建制村(自然組)的6條公交線路,實行堆龍德慶區內“一元通”票價。
古榮鄉那嘎村村民加措經常乘坐通村公交去鄰村。“公交車很舒適,交通太便利了,我們牧民充分享受到了發展的紅利。”加措說。
“自2017年4月1日堆龍德慶區農村公交運營以來,每日運輸人數達500人次,每日總行駛里程達1488公里,創造了零事故、零故障、零投訴的運營成績。”堆龍德慶區交通局局長江央說。
目前,西藏自治區開通農村客運班線203條,參與運營農村客運班車411輛。西藏自治區74個縣中,除墨脫縣外均已開通客車,自治區通客車率達98.6%;541個鄉鎮已通客車,通客車率為77.6%;2057個建制村已通客車,通客車率為37.6%。
為脫貧攻堅增信心激活力
“措姆家今年辣椒收成不錯;加永尼瑪新蓋了兩個蔬菜大棚;澤仁自己辦起了養雞場……”在昌都市芒康縣索多西鄉,鄉黨委書記段世昌對鄉里的大事、小事如數家珍。
2016年4月,段世昌開始擔任索多西鄉黨委書記。“基礎設施滯后,嚴重影響了百姓的生產生活。”段世昌說,索多西鄉共有786戶601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373戶2248人,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
“十三五”以來,昌都市加大農村公路投資建設力度,2016年至2017年落實建設資金193億元,組織實施農村公路建設項目492個,完成投資54.31億元。
農村公路建設為索多西鄉百姓帶來了致富的曙光,也為段世昌帶領大家脫貧注入了強心劑。
康巴香豬、康巴香雞、大棚蔬菜、鹽井葡萄種植、庫區生態養魚……“發展產業,搞活村集體經濟,讓大家一起富起來。”段世昌的扶貧思路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同。
如今,索多西鄉37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昔日的“貧困村”依靠便利的交通,逐漸走上了致富路。
林芝發展生態旅游助力精準脫貧,日喀則市計劃3年內實施脫貧致富產業項目231個……如今,很多地區像索多西鄉一樣,正在依托便利的農村公路走出貧困,走向富裕。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