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中,交通運輸領域是發展熱點,至2016年已連續四年成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規模最大的專業領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走出去”項目遍布全球,實現了主要區域全覆蓋,非洲和亞洲地區依然是主要市場,占新簽合同額的90.2%,歐洲市場量小但增幅較為明顯。
其中,公路橋梁和鐵路領域是交通運輸建設領域的兩大主要業務領域,占交通運輸建設領域的81.4%。公路橋梁是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傳統優勢領域,2016年新簽合同額占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之首;鐵路領域(含地鐵、輕軌及相關公共交通樞紐)成為“走出去”的一大亮點,2016年新簽合同額相比2015年翻了一倍多。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交通領域“走出去”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走出去”逐步邁向高端。充分發揮融資優勢,撬動技術、標準和裝備“走出去”。2016年10月底建成通車的亞吉鐵路(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全長752.7公里),是我國在海外首條集設計、設備采購、施工、監理和融資于一體的鐵路項目,標志著中國鐵路首次實現全產業鏈“走出去”。2016年開工建設的印尼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即將建成通車的肯尼亞蒙內鐵路、2016年12月開工建設的中老鐵路等項目全線采用了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設備。
“走出去”領域不斷拓寬。從鐵路、公路、港口等單一設施建設,向物流園區、工業園區、經濟特區等綜合開發擴展,以港口、鐵路、公路項目帶動臨港產業集群和城市開發的“港口+園區+城市”綜合一體開發模式,成為交通建設領域“走出去”的一種新趨勢。中國路橋以肯尼亞蒙內鐵路項目為依托積極參與蒙巴薩港經濟特區建設;2016年9月復工的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城項目,帶動二次開發投資約130億美元,為斯里蘭卡創造超過8.3萬個長期就業崗位。
“走出去”方式日趨靈活多元。從傳統勞務輸出、工程承包逐步轉向投資、建設和運營一體化運作。在建設模式上,除利用“工程承包+融資”、“工程承包+融資+運營”等傳統政府框架項目合作方式以外,不斷嘗試采用BOT、PPP、股權收購等商業運作模式。中國港灣以BOT模式投資建設牙買加南北收費公路并取得50年特許經營權,我國中遠海運成功收購比雷埃夫斯港67%股權,獲得控股經營權。(張艷玲)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