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拱墅一家汽車銷售4S店內,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會同杭州市汽車流通協會,舉行了一場惠及全市車主、汽車銷售商的啟動儀式。
從今天起,小客車指標申請辦理系統正式入駐全市汽車4S店——從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延伸至汽車銷售企業。
至此,辦事企業和群眾可選擇家門口的4S店就近辦理相關調控業務,由此實現購車、辦理小客車指標“一站式”的“零距離”服務。
該舉措系杭州交通“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深化,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的最新成果之一,為全國首創。
“全國首創”讓杭州車主、汽車銷售提前享受到了“改革福利”,雙方都不用跑了,尤其是車主,由于4S店“入店就遞茶”等貼心服務,車主“我們喝著茶,聽著歌兒,就把業務給辦了”。
“我們杭州車主幸福的”——“幸福感”恰是今天客車指標申請辦理系統正式入駐全市汽車4S店背后,杭州交通“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深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初衷:群眾覺得“麻煩”
從4S店選車到最終上牌,車主常常需要在4S店、行政服務中心、車管所等地來回奔波,耗費大量的時間,在業務辦理高峰期,還得排長隊——數據顯示,之前行政服務中心等候辦理時長需1個小時以上。
時空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茅科君就深有感觸,在車主選完車后,常常需要陪同車主一同前往9公里外的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一系列相關手續。
茅科君表示,大多數車主都是第一次購車,對手續的辦理流程完全不了解,所以4S店的工作人員常常需要全程陪同,不僅來回路上的時間久,在行政服務中心,有時候人多也要排上好久的隊,有時候一下午就這么耗費了。
而對于行政服務中心調控窗口的工作人員來說,大量的辦理需求也常常讓他們“倍感壓力”。
數據顯示,2018年調控窗口辦理的小客車指標申請綜合業務達17.4萬件,僅市民中心一個窗口就有近6萬件,其中增量指標4500余件,更新指標1.2萬余件,其他指標4萬余件,信息變更1200余件。
“窗口日常大概每天要處理200余件相關業務,高峰期的時候,會達到300余件。” 杭州市小客車總量調控服務中心副主任葛軍說。
盡管早前,杭州就已出臺相關政策,可以直接在網上辦理相關業務,但有許多車主,還是習慣“線下辦理”。
“更何況網上辦理的項目有限。諸如新能源汽車的指標申領、指標變更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情況,必須現場進行操作。”葛軍介紹。
破題:把窗口延伸到4S店
辦什么事最高頻,就優先納入改革議程;辦什么事最煩最難,就集中力量加以解決。
讓17.4萬車主感到“麻煩”的事,難度再大也要向前推進!
杭州交通的破題之策,就是將系統延伸至末端4S店。
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從今天起,辦事企業和群眾在購車后,可直接在4S店就近辦理相關調控業務,實現購車、辦理小客車指標“一站式”服務。
和多項“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樣,杭州此舉措系全國首創,浙江又一次走在前面。
據介紹,此次推出的汽車銷售4S店小客車指標辦理系統,主要針對辦事群眾和汽車銷售企業需求開發。涵蓋增量指標、更新指標和新能源車、留學回國、司法拍賣等其他指標和信息變更的申請、指標查詢、打印等一系列功能。
“這是杭州交通最多跑一次改革新舉措。”葛軍表示,小客車更新指標、新能源車上牌指標審核事項等,本就是居民購車剛需高頻事項,現在可在4S店直接辦理,正是解決了群眾“跑多次”的痛點。
“這對我們4S店來說,也是大大的福利!”茅科君介紹,去年,時空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銷售汽車2000多臺,許多工作人員忙于陪同車主奔波在4S店與行政服務中心之間,現在,這種情況可以大大改善了。
葛軍介紹,現在主城區的60余家汽車銷售4S店已經全面鋪開相關辦理手續,接下來將進一步向縣市延伸。
獲得感:杭州車主說幸福
“這次將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向全市汽車銷售企業服務領域全面延伸的舉措,是我們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交通運輸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根據前期‘三服務’蹲點調研中了解到的需求,提出的一項針對性措施。”在此次啟動儀式上,杭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志榮表示,此次改革的目的,正是通過提升和改善服務,為企業和群眾帶來更多實惠和便利。
“這對辦事的群眾和企業、4S店工作人員以及窗口辦事人員來說,都是一次‘大減負’。”葛軍表示,“為了更好地將此次改革落實到實處,我們還特地建立了微信工作群,4S店的員工和我們政府的工作人員全都在里面,大家有問題都可以隨時交流溝通;此外,我們還定期舉辦培訓,告知4S店的員工具體操作的方法。”
簡化辦事材料、優化辦事流程、打破信息壁壘、創新服務方式——小客車指標辦理服務延伸,正是杭州市交通運輸局通過優化供給,以自身改革撬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的“支點”,向企業、向百姓作出的鄭重承諾。
而群眾也對此作出了誠意的回應:“在杭州當車主,很幸福的嘛”。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