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網訊(通訊員 柯林)日前,四川省廣元市政府審議通過《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十三五”規劃實施方案》,規劃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文化、重點車輛安全性提升、重點道路設施安全提升等八大工程,提升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工程
建設集學習、培訓、體驗式教育為一體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并充分依托VR、3D、4D、全息投影、模擬駕駛等先進技術發展體驗式教育模式。動員社會力量,鼓勵企業采取多方式支持、參與、推進交通安全文學、文藝、影視等作品創作、征集和傳播,鼓勵、督促推動電視、報刊、廣播、網絡等媒體采取多種方式積極落實交通公益宣傳。加強微博、微信和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傳播渠道建設,聯合有影響力的新媒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建設新媒體宣傳教育陣地。選擇具備資質的職業技術院校、高級技工學校開展大型客貨車駕駛人職業教育。合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系統的大型客貨車駕駛專業課程體系,突出駕駛人職業道德教育、安全責任意識養成,強化大型客貨車駕駛實踐技能錘煉,并建立完善相應的政策、組織和資金保障體系。
重點車輛安全性提升工程
落實《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等客貨運車輛技術標準,提升營運客車本質安全性能。推進“兩客一危”車輛強制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防碰撞和整車安全運行監管技術裝備。加強客運企業執行二級維護制度、汽車維修企業二級維護作業質量的監督檢查;綜合應用汽車電子標識、北斗衛星定位終端、公路緝查布控、智能交通系統等,應用全國重點營運車輛動態安全管控體系,對班線客運、旅游客運車輛等重點車輛實現高精度、高可靠、全程化的實時監測和動態管控,推動重點車輛安全監管信息的跨部門、跨行業共享和交換;加強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托運、充裝、運輸、道路通行及應急救援全過程安全管理,規范危險貨物分類、包裝、托運、裝卸、運輸操作。全面推廣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制度,符合條件車輛全部規范使用,電子運單異常率不得超過5%。
重點道路設施安全提升工程
按照《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技術指南》,形成公路路段評估、工程設計與實施的公路安全提升常態化機制,按輕重緩急實施高風險路段綜合治理。治理完成后,要按程序組織工程驗收,確保實現治理目標。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意見》要求,全面完成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建立并完善多部門參與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實現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安全防護水平顯著提高,公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落實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要求,新改建農村公路的交通安全、排水和生命安全防護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步建設,改造危橋,確保“建成一條、達標一條”。
道路交通安全主動防控體系構建工程
按照要求積極參與包含重點車輛及駕駛人,“兩客一危”運輸企業的部省市三級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建設,并按照“分區域、分級別、網格化”的原則,對重點車輛及其駕駛人實行動態風險管理和重大安全風險動態預警。以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內容為基礎,制定道路交通運輸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標準,依托“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平臺”,實施道路運輸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按照隱患嚴重程度探索建立紅、橙、黃、藍四色警示制度,其中對較大以上風險的安全隱患,納入政府重大安全隱患掛牌督辦,對一般以下風險的安全隱患,要制定整改清單,明確整改時間表,督促整改到位;依托參與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實現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和公路交通管理執法效能提升。強化風險防控體系實戰應用,實施相配套的勤務機制,提高管控效能。
道路交通應急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搭建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綜合信息平臺,實現應急管控方案的快速生成與決策優化、應急資源遠程指揮調度、大范圍交通綜合管控。參與建設國家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實訓演練場所,推廣應用新型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提升應急處置救援實戰能力。開展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推動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參與、協同配合的應急救援機制,統籌建設綜合交通運輸應急指揮平臺。積極建設市、縣兩級道路交通應急體系和“指揮扁平化,防控處置一體化”的應急指揮工作機制。著力強化現場自救、傷員運送、急救聯動等環節,提高交通參與者特別是駕駛人的現場急救能力。
道路交通安全科技應用與數據共享工程
按照要求,積極參與安裝機動車電子標識等系列信息采集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跨部門、跨行業數據共享平臺。按照國家關于跨部門、跨行業數據共享工作安排,推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等建設,加快相關信息數據收集、挖掘、研判、應用等工作。充分利用“重點機動車及駕駛人信息共享平臺”和“四川省道路營運駕駛員記分管理系統”等系統,擴大數據資源共享,強化行業監督管理。編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數據共享目錄,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格式、數據交換格式、實現統一的數據交換接口及其調用方法,推進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信息資源共享共用。相關部門構建信息資源服務平臺,依托政府數據統一共享交換平臺,向其他相關部門、行業開放共享數據,提供信息交換服務。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大數據的分析研判應用,實現對信息的分析處理和挖掘研判功能,滿足有關部門的道路交通安全分析需求。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大數據信息共享及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全力保障信息共享的安全可靠。
城市文明交通管理提升工程
推進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落實《全市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到2020年基本實現城市交通文明守法意識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更加有序暢通、道路交通出行更加安全、綠色交通體系不斷完善、道路承載能力明顯提高、城市停車設施持續增加“六大目標”。
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責任制。要將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目標考核。建立本級黨委、政府和部門以及重要崗位的道路交通安全責任清單,確保層級職責清楚、部門職責清楚、崗位職責清楚。加強農村交警中隊、派出所、農機安全管理員、鄉(鎮)安辦的安全管理員、鄉(鎮)交管辦交管員、農村勸導員等六支力量建設,整合、動員基層多種力量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公安、交通運輸、應急管理、農業農村等部門和鄉(鎮)政府及交管辦聯勤聯動,積極構建平安暢通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等村民自治優勢,培育農村交通安全管理“示范村”“示范鄉鎮”。推廣應用“互聯網+農村交通管理”信息平臺,加快農村交管平臺APP研發及系統完善工作,全面實現基礎信息網絡實時管理。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