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22屆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大會于8月27-28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中國信科以“智慧科技 領航發展”為主題,在高速信息化的大舞臺,與行業客戶共同探討交通信息化熱點話題和創新技術。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交通強國建設與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明確提出要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向更加注重創新驅動轉變,推動智能交通發展,支持新型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這為交通行業帶來了轉型發展的新戰略機遇。
中國信科緊密圍繞客戶需求,提出了建設全域部署、全時感知、全面智能的前端感知系統和互聯互通、開放共享、實時互動的傳輸網絡,逐步建立便捷的內部管控體系、高效的運營保障體系、完備的出行服務體系和先進的數字經濟體系,全面促進客戶業務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攜手推動交通行業信息化發展的總體目標。
本次展會,中國信科聚焦五大核心亮點,展示了在高速行業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解決方案。開展首日,中國信科展臺即迎來了眾多行業內領導和嘉賓的蒞臨參觀。
高速公路視頻云聯網
針對視頻云聯網工程,中國信科旗下子公司烽火通信憑借自身優勢和技術經驗,推出了省級視頻云平臺、路段視頻匯聚及通信網絡改造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其中,省級視頻云可兼容市面上主流視頻平臺,實現視頻匯聚、高效分發、內外分離和安全脫敏;路段支持99%主流廠家攝像機接入,具備統一接入、終端全兼容和深度學習、AI智能分析;通信網絡方案涵蓋省級干線網、綜合接入網及外場攝像機回傳網,通過融合承載和靈活接入,支持多種技術混合組網。整體將持續為客戶帶來信息技術的價值,實現高速公路視頻“全聯網、全共享、全覆蓋”和“數字化、高清化、智能化”的目標。
高速機電系統
烽火通信高速公路機電通信系統解決方案的業務匹配度高,通過統一承載,不僅能實現業務安全可靠傳輸、一體化交付,還能實現整體方案或子方案級交付及模塊化設計,且組網靈活、安裝便捷,全方位提供需求化服務。
此外,通信網絡子方案可實現統一承載語音、收費、監控、辦公等業務,支持環形復用段等保護機制,使各業務之間形成業務通道隔離,以確保業務安全性;語音交換子方案,采用模塊化組網設計,可根據業務需求進行部署,擴容靈活,整體可一體化交付,實現現場快捷部署開通;電源系統子方案,涵蓋路段通信分中心、通信站、無人站/戶外一體化柜等多種業務場景,可根據需求采用分布式或集中式監控平臺,實現對各級站點電源設備的可知可控;機電配套子方案,具有豐富的產品系列,包括各種室外機柜/機房、網絡機柜、DDF/ODF/VDF、光交箱等通信配套設施,全場景覆蓋高速業務需求,可實現定制化交付。
智能管線資源
烽火通信LineExpert管線資源解決方案,主要通過資產數據電子化,采用聯動式端口卡座改造熔配盤,外場光交箱只需經過移動電源供電,即可自動上報光纖連接關系,無需中斷業務,方便改造,且工單流轉規范操作,讓纖芯資源管理不再混亂。在光纜故障時,即可快速進行GIS定位,并在GIS地圖中及時找到中斷位置,迅速到達故障點;同時,還可檢查備纖的可用性,以及割接前后對比光纖熔接質量。此外,啞資源數據分析能夠提供資源的查詢和統計,自動分析資源利用率,并提供擴容預警和趨勢預測。
智慧高速 -智能化綜合管控平臺
烽火通信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為依托,圍繞交通強國、智慧高速、企業數字化轉型以及“撤站”后的新收費體系等行業需求,全面打造了以“軟數據中心“為核心的智慧高速云生態服務體系。一方面,通過道路狀態自動感知技術,實現路網運行的智能化;另一方面,通過“軟數據中心”打通全域數據壁壘,實現數據的匯聚整合,并提供路網監測、集團運營、路段管控、出行服務等的智能化云應用。
智慧光網
烽火通信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淀,潛心打造新一代智慧光網,并定義了“超寬、泛在、開放、隨需”的特征。
泛在:光網到邊緣是構建泛在網絡的關鍵,烽火提供了面向2C、2B、2H的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采用FlexE/FlexO接口、單波200G的桌面OTN、G.metro、半有源前傳等解決方案,真正將光延伸到末梢。
超寬:構建高速度、寬車道、靈活調度的物理層“高速車道”;通過單波800G,OXC 2.0,實現1臺機柜1280T的交叉容量,20倍于目前業界最大電交叉能力,提升光網絡的管道承載能力。
開放:強調分層實現接口開放、網絡開放和能力開放;通過云平臺,SDN,NFV等技術,提供標準的開放接口,統一的編排調度層把各專業領域、各廠家設備統一管理和調度起來,使網絡開放化、云化。
隨需:以網絡即服務為核心價值的AROS隨需能力。通過專業平臺訓練AI,讓AI深度學習,為光網絡加上智慧的大腦,實現帶寬利用率提升、網絡延遲降低、人工配置的簡化和綠色節能。目前,福建、四川、河北等高速通信網絡省干線都加載了烽火的智慧光網,為客戶實現了靈活的業務創新,創造了更大的價值。
面向高速行業的未來發展,中國信科將一如既往地發揮自身優勢,攜手高速行業客戶及合作伙伴,一同推動高速網絡建設和智能化發展。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