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字節跳動的入局,互聯網醫療行業不僅僅是BATJ等商業巨頭的角斗場,新一輪行業整合或將在日益嚴峻的行業競爭格局中加速推進。
早在今年5月便有消息傳出,字節跳動擬以5億元對價完成對百科名醫的全資收購,正式將互聯網醫療明確為其進軍的17個賽道。此外,阿里健康全面升級App,京東健康推出“京東家醫”,近日,百度健康更在世界大會官宣將發揮檢索優勢,布局全場景健康服務。
面對商業巨頭的“跑馬圈地”,以健客代表的互聯網醫療行業深耕者需著重考量,如何守住“核心壁壘”,才能在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中繼續收割領地。
“慢性管理”依舊是行業主賽道
自新冠肺炎病爆發以來,壓制的就診需求、公眾健康意識的覺醒,成為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的“催化劑”。然而,企業在面對激增的用戶紅利的同時,如何完成有效的流量沉淀,還需要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
近期,國家衛健委在分享“互聯網醫療成果”中,多次強調互聯網醫療在慢性管理中的作用,發展慢病依舊是業內公認的市場突破口。
慢病的病情延續時間長、病因復雜、服務需求大,需要保持長期高頻的診療溝通。不難想象,面對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三甲公立醫院等頂級機構更傾向于對危急重癥病人的救治,這也給了市場布局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空間。在此過程中,互聯網醫療則為慢病管理搭建了更為順暢、便捷的服務平臺。
相較于其他病癥而言,非首診、慢病患者與醫藥電商的消費人群高度重合,對于醫療平臺的使用也更具粘性。以健客為例,其中慢病患者復購挑起業務總訂單的“大梁”。公開資料顯示,健客憑借著自主研發的AI慢病管理系統,榮獲年度十大AI醫療創新項目,至今已經服務了2000萬慢病患者,極大地提升了慢病管理的工作效率。
專業壁壘依舊是品牌“護城河”
面對新興事物的崛起,往往需要經歷較長的市場教育期。特別涉及健康問題,人們往往“慎之又慎”。如何培養公眾對于平臺的認同度,獲取“專業帶來的用戶好感”,依舊是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
隨著巨頭與資本的不斷助推,互聯網醫療平臺在商業前景不明朗的情形下持續孵化,然而在快節奏布局下,以專業醫療的形象搶占用戶意志,似乎并不容易。在這一點上,健客似乎早已深諱其道。
以醫藥電商起家,健客在聚合醫療資源布局上頻頻出手。僅在2017年,企業先后對廣州白云區景泰醫院、武漢雄楚醫院等實施并購或建設計劃,同時借助在藥品供應鏈上的優勢和“醫聯”體系下的聚合能力,打造出移動醫療APP“健客醫生”,這也是健客布局在線健康管理H2H(是Hospital to Home)新模式的核心一環。
據業務人士總結,醫院、醫生、實體、慢病管理、醫藥電商便是健客互聯網醫療的關鍵詞,也讓健客“專業醫療”的標簽深入人心。
“閉環管理”更具備勝出優勢
從互聯網商業發展的規律遷移來看,融合是必然趨勢。反應在用戶習慣上,大家不愿為某項需求而下載多個APP。聚合平臺優勢,打造一站式的閉環管理,無疑在競爭中更具出圈優勢。在互聯網醫療領域的深耕者中,健客算得上是行業的先行者。
健客集團CEO謝方敏曾表示,移動醫療或者說互聯網醫療缺乏穩定支撐的營收點和盈利模式,與醫藥電商電商的聯動能夠為其帶來變現方式的更多可能性。
據了解,創業初期,健客優先做藥,獲取了早期醫藥電商領域的流量紅利,并借此逐步延伸至移動醫療、互聯網醫院等領域,不斷擴展其在線醫療業務的能力。
以供應鏈為例,健客在2016年聯合輝瑞、葛蘭素、拜耳、同仁堂、白云山等多家企業,發起醫藥電商領域首個“正品聯盟”,以此保證品牌正品直供,增強用戶對健客品牌的信任感,這也為后續與藥企密切合作創造了條件。
據悉,健客已累計與5000多家制藥工業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此外,憑借在與醫院、醫生線下藥店等方面的業務擴展,健客完成了品牌向上下游延伸布局,打造了從醫藥到醫院、到患者各鏈條互通的健康管理閉環。
當下,以國家衛健委代表的相關部門頻頻發聲鼓勵發展互聯網醫療。據業內人士預測,這也是提振行業信心的一個鮮明信號,互聯網醫療賽道具備著“足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道”。健客如能將核心壁壘守住,未來發展空間更令人期待。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