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擒牛翻倍計劃商業模式指出,一推再推的特斯拉“電池日”終于來了。擒牛翻倍計劃商業模式表示對電動車感興趣的小伙伴都知道,特斯拉的“電池日”在新能源車圈里面相當于蘋果每年的新品發布會,眾多品牌新技術和新品匯聚一堂,足以在業界掀起一陣波瀾。
然而,科技組的小伙伴表示前幾天的蘋果發布會草草了事,什么產品都發布了,唯獨沒有發布最重磅的手機,導致果粉們撲了一場空。
不過還好,特斯拉“電池日”只是推遲舉行,發布會的內容并不會忽悠人。特斯拉“電池日”將公布該公司在技術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主要涉及電池方面的技術改進,還有各種正在研發的先進技術等。
電池日前瞻之暗訪大眾
前不久,特斯拉CEO埃隆·馬克思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德國訪問考察之旅,由于環保風波和疫情的影響,導致了工廠的工期延遲,需要迅速推動工廠的建設是他本次德國出差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這三天里,馬斯克與大眾集團CEO迪斯進行了大概兩個小時的秘密“幽會”,馬斯克還試駕了新款大眾ID.3純電動車,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對于此次特斯拉與大眾的秘密“幽會”,外界討論得如茶似火,都以為特斯拉和大眾要手牽手來給新能源市場一個大結局。
誰都沒有想到,過了幾天,大眾集團出來澄清,雙方只是單純的探討和交流心得,外界人士直呼“我紙巾都準備好了,你給我看這個?”。不過,對于各個新能源車企來講,這則消息無疑是一顆定心丸,畢竟雙方的一舉一動都時刻影響著行業趨勢的走向。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德國超級工廠將在2021年7月開始運營,馬斯克很有可能在“電池日”宣布在這方面的進展。
擒牛翻倍計劃商業模式指出,而在德國超級工廠生產特斯拉Model Y時,馬斯克將啟用新的涂裝系統,并在車身工程學領域掀起一場革命。其中一項發展可能是采用大型鑄造機,在制造車身時使用更少、更大的零件,最大程度地減少焊接,降低成產成本,同時加快生產速度。
擺脫依賴,自給自足
隨著電動日的到來,特斯拉最近又有了新動向。據路透社報道稱,目前特斯拉正在與加拿大礦業公司(Giga Metals)商討如何開發一座大型礦山,這將使特斯拉能夠獲得足夠的低碳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車需求。
據吉加金屬官網顯示,該礦已測量并顯示儲量為236萬噸鎳和14.1萬噸鈷,計劃在20年內每年生產4萬噸鎳和2000噸鈷。而鎳是鋰離子電池生產中的重要原料,而鋰離子電池又是特斯拉大部分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
而今年特斯拉曾申請一項單晶鎳鈷鋁電極技術專利,這一專利是合成鎳鈷鋁電極的方法,采用這一新電極的電池,在生命周期內可以充電4000次,電池生命周期內的續航里程有望超過100萬英里(約160萬公里)。
目前,特斯拉電動車的電池主要依賴松下和LG化學等企業提供。此次特斯拉購買低碳鎳,用來研發百萬英里電池、無鈷電池、干電極技術和硅納米線技術,無疑是用來擺脫電池供應商依賴的前兆。
泄密曝光=無形造勢
最近,擒牛翻倍計劃商業模式注意到網上出現了一張電池的泄露圖片,有傳言稱這是特斯拉 "Roadrunner "系列的電池。如果曝光諜照是真實的,那么這也預示著電池日發布的技術不僅會達到預期,而且遠超預期。
這張被泄露的圖片最初發表在Electrek網站的一份報告中,其顯示的是一個大號的電池芯,據說這正是Roadrunner系列的產品。這份報告指出這張照片是通過匿名來源發送的,并得到了另一個獨立來源的證實。
而該電池體積巨大,其大小更接近于超級電容器,而非傳統的電池單元。電池愛好者在網上的初步觀察也指出,這種電池設計將帶來一些根本性的改進。
通過網友們仔細觀察,發現Roadrunner電池芯的表面印上了數字“054”的字樣。如果這個數字代表了電池的直徑,那么就意味著Roadrunner電池采用是54×98的封裝尺寸,它的體積是2170電池的10倍。
擒牛翻倍計劃商業模式指出,如果特斯拉采用54×98外形尺寸的Roadrunner電池,對整個電池制造工藝和特斯拉汽車的整體性能會帶來諸多影響。使用更大的電池,特斯拉可以生產出比以前少一個數量級的電池組。其只使用1/10的卷筒、罐頭、電解液填充和焊接數量,有助于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價格。
當然,我們有理由相信,即將到來的特斯拉“電池日”會宣布更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消息,正如每年的蘋果發布會,蘋果都會放出各種“大招”拉開與對手的差距。特斯拉通過這次電動日發布新技術,想必又會與競爭對手甩開幾條街的距離。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