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下屬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盾量子”)近日正式在科創板上市。國盾量子的IPO計劃早在2017年之前就已啟動,并在過去三年里為上市掃清了一切障礙,包括與競爭對手九州量子的一場大戰。
“前期吵吵鬧鬧,現在總算是有了結果,國盾的突然上市有先發優勢,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量子通信產業化也正式開始加速了,這對于整個行業的意義是正面的。”九州量子一位高管對于國盾量子上市表示,九州量子上科創板是遲早的事,問題不大。
在量子通信的千億規模市場上,不只有一家參與者。除了國盾量子,九州量子、問天量子等都在發力。
三足鼎立與核心產品
目前參與到量子通信領域排名最靠前的三家企業分別是國盾量子、問天量子和九州量子。
三家企業都與中科大有淵源,前兩家起源于中科大,不過經過幾年的發展后分道揚鑣,成為競爭對手。其中科大國盾和問天量子是最先進行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化的公司,分別由中國量子科學的兩大帶頭人潘建偉和郭光燦開創成立,九州量子創始人鄭博士也是中科大博士研究生。已經上市的國盾量子披露2018年營業收入為2.64億元;問天量子年收入在3000萬至5000萬元之間。九州量子盡管是三家企業中成立最晚的,卻是發展最為迅速的。九州量子2016年的年報就已經顯示,該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
無論是科大國盾、問天量子還是九州量子,最核心的產品都包括量子密鑰分發設備(QKD)以及單光子探測器,但各家采取的技術途徑不同。
九州量子與國盾量子的競爭,未來可能有兩條路:一是在國家級戰略上貼身肉搏;二是差異化發展,減少矛盾,國盾一直在跟服務器,九州量子則選擇跟進企業級、家庭級。
量子通信與絕對安全
對于量子通信“絕對安全”的說法,傳統通信行業和量子通信行業仍然存在巨大分歧。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九州量子董事楊董,就曾公開反對“量子通信絕對安全”的說法,他認為不安全才是絕對的,量子密鑰可以做,但量子糾纏產業化還需要很長時間。
而前不久上海交大金賢敏研究員團隊的一項實驗試圖證明“量子加密技術存在缺陷”,《麻省科技評論》對該實驗進行了報道。實驗顯示要攻破QKD只需利用其本身的缺陷。盡管文章發布后該團隊進行了澄清,但業內對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又重新提出了質疑。
3月14日,包括中科大潘建偉、清華大學馬雄峰等在內的五位量子保密通信領域科學家聯合發表一篇《關于量子保密通信現實安全性的討論》文章。文章稱,QKD逐步走向實用化研究,出現了一些威脅安全的攻擊,這并不影響QKD安全性的證明,這是因為“實際應用中的QKD器件并不符合理論模型中的完美要求”。
上述表態也承認了目前的量子通信設備中元器件并不完美,盡管有科學家認為,不完美也不會影響量子通信的安全性。通信和密碼、信息安全領域都沒有認可所謂的量子通信,爭議特別大,量子密鑰的理論和器材也都不成熟,量子領域對現代通信和密碼知之甚少,仍在霧里看花。
潘建偉在今年兩會期間針對業界對量子通信“偽科學”的質疑回應稱:量子信息科學推向實用的過程中,人們的擔憂是因為缺乏自信。中國過去在做技術的時候,長期地跟蹤、模仿,導致了自信心不足,哪怕有領先的技術出現。但現在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已經有很多創新性成果走在了世界前沿。
潘建偉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力推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的籌建。今年兩會上安徽代表團也建議國家盡快批復依托中科大的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組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該一實驗室一旦建立起來,國家的長期投入有望達到千億元人民幣。而國盾量子的上市也有望帶動民營企業加入這一前沿科技產業化的浪潮中。
但目前國盾量子項目主要還是依托國家的專項資金投資,民營的浙江企業九州量子在量子通信產業化幾年中的探索中逐漸形成極高的行業壁壘,其他民營企業要想進入這一領域還是很困難。未來這部分想投量子領域的民間資本如果能夠利用起來形成合力,有望成為國家資本的有效補充。
中國、歐洲有望最先產業化
量子通信產業化的前提是先制定標準,標準化是構建產業鏈的關鍵,是產業成熟的必經之路。歐洲和中國是走在量子通信標準化最前沿的兩股力量。
IDQ創始人、日內瓦大學教授、歐洲量子產業化先驅尼古拉斯·吉森(Nicolas Gisin)表示,在量子通信方面,中國和歐洲有望最先實現產業化,這主要受益于政府的大力推動,其次是韓國,緊隨其后的是美國和日本。
吉森和潘建偉是歐洲和中國政府背后積極推動量子產業化的兩個代表,全球著名量子通信龍頭企業瑞士IDQ的股東主要有韓國電信、德國電信、九州量子,IDQ也是全球量子通信技術標準的制定單位。吉森透露,日前在布魯塞爾舉行的量子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會中,歐洲計劃在多國建立QKD測試中心,目的是進行展示、協同以及商業展示,并最終推向政府和私營用途。
中國量子通信領域標準化研究相對歐洲起步晚一些,但也正在通過總結技術研究最新進展以及試點應用經驗形成標準化成果。科大國盾量子是參與推動中國量子通信標準化制定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已經聯合國盾量子于2017年在ISO提出了量子密鑰分發相關的國際標準化項目,并獲得了立項,為中國角逐國際量子通信標準競爭搶得先機。國家密碼管理局也正在接受相關量子通信產品的資質申請,國盾量子、問天量子和九州量子都已經向國密局提交了資質申請方案,目前正在接受評估。隨著行業發展,量子通信產品必定會受到相應的監管,只有獲得相應資質,量子密碼產品才是合法化的。
在量子通信網絡的建設方面,中國的目標是力爭到2030年左右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信息充分安全的“量子互聯網”。過去中國真正擁有資質建網的只有三大運營商,而通過國密局的統一規范,未來這些量子通信企業也都有望能夠合法化建網。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