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表示,銀保監會一方面支持金融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創新,同時要堅持創新是為實體經濟服務,要為實體經濟做貢獻。
為實體經濟做出更大貢獻的方法是更好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80%的就業、70%的專利發明權、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在經濟增長、技術創新和促進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中小企業由于資信狀況較差、財務制度不健全、抗風險能力弱、缺乏抵押擔保等問題,實體經濟難免遭遇融資難、融資貴的情況。
但技術發展持續深入,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持續深入應用,金融科技發展已進入"下半場"。小微企業所面臨的"痛點"正逐步得到有效解決。
在面對這些難題,百融云創整合多方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實現"多流合一",利用多方數據建模,打造數據供應鏈金融模式。破局小微融資問題,需要解決兩個難題,一個是風控,另一個是成本。為此,百融云創創新風控模式,結合個人信貸和企業信貸兩種思路,采用"B+C"方式對企業主和企業主體信用進行審核。同時,基于產業鏈場景的經營數據,訂單、運單、倉單和應收賬款的動態匹配及交叉核驗,進一步還原業務和資產的真實性,全面反映企業的信用狀況,把控風險,并為小微融資業務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從B端來看,核心數據一般有兩個主要來源:一類來自于政府機構包括稅務、水電、公積金、社保數據;一類來自于產業場景端,有小微企業的經營數據和交易數據。百融云創跟政府和產業場景合作,整合企業B端核心數據。企業主C端數據主要來自于央行個人征信以及第三方數據公司。小微金融覆蓋的客群往往是長尾客群,這意味著他們往往是央行征信白戶,因此在客戶授權的情況下,需要第三方數據公司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用一些替代性數據,做進一步的整理歸納。結合B端和C端的數據,百融云創通過技術實現了對用戶的多維畫像,有效解決了小微群體信息不對稱問題;诓煌膱鼍啊⒉煌瑪祿目色@得性,百融云創研發了適應不同場景,多模塊,B+C創新模型,并在金融機構端不斷落地實踐。
"B+C"完整風險畫像,是百融云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金融風控的又一次創新。它的成功應用,打破了小微金融信息不對稱難題,加速了供應鏈金融的使用和推廣,助力產業供應鏈生態健康發展。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