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說:“沒有傳統企業,只有傳統思維,只有一種傳統思維是捍衛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既得利益。”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一切,消除距離,從而沖擊一切基于信息不對稱的商業模式,真正把選擇權還給用戶。每一次信息革命都會加快信息傳播的速度。同時,每一次革命都會轉移對信息的控制。價值鏈重組也是在信息控制權轉移的過程中進行的。當距離被互聯網消除后,價值傳遞的環節得到了重構,互聯網將真正進入傳統行業,重構商業的源頭,創造價值的終點。基于此,我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三個凡是”。
(1)所有基于信息不對稱的行業都會受到互聯網的沖擊
互聯網打破了信息不對稱,使信息更加透明,也意味著用戶主權時代的到來。最初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如品牌所有者、經銷商和零售商的力量正在稀釋、下降甚至結束。價值鏈中的傳統利益集團越來越難以鞏固自身的利益壁壘。傳統的品牌霸權和零售霸權逐漸失去了發號施令的能力。用戶通過自媒體建立并加強了這種自主性。
傳統思維的核心是產品,通過大規模生產、大規模推廣、大規模銷售來盈利。但是在這個個性張揚的時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越來越對稱,同質化越來越嚴重,這樣的紅利越來越少。同時,互聯網去除了傳統渠道不必要的環節和損失效率的環節,使得服務提供者與用戶、廠商與用戶之間的聯系更加直接。用戶的喜好可以通過網絡快速反饋給廠商,必然會導致所有依賴信息不對稱的行業受到*的打擊。
(2)所有基于信息不對稱的環節都會逐漸被顛覆或邊緣化
張瑞敏說:“互聯網時代,一切都變了。互聯網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那就是' * '。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變成了平臺經濟,信息不對稱變成了信息對稱。本來信息的主動權在企業手里,現在掌握在用戶手里,交互就變得很重要了。”
隨著互聯網思維的普及,那些依靠中間環節獲取利潤率的企業形態將會消失;那些依靠長尾和閉環效應實現壁壘或壟斷的行業將被顛覆;那些強制性的集中生產制造方式將被取代;那些通過信息不對稱和特殊渠道建立起來的差異化優勢將會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小米的產品理念和分散營銷,蘋果的審美和*用戶體驗,安卓的開放,特斯拉對汽車行業卓越的重新定義。信息的對稱和*的溝通使商品交易的所有利益相關者能夠自由和即時地表達他們自己的價值需求和主張。依靠信息不對稱和黑箱操作獲取利益的盈利模式和股東價值優先的思維定勢被徹底顛覆,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用戶價值和人力資本價值優先、利益相關者價值平衡的盈利模式。(3)所有基于信息不對稱的既得利益將被完全消除
事實上,大量傳統企業的存在往往是基于某些市場特權的壟斷或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因此,在工業時代,企業必須保持一定的毛利來支付渠道、營銷、庫存等費用,例如通過廣告等營銷手段打造品牌,依靠渠道配送商品,導致庫存成本而不知道用戶的確切需求,因此產品到達用戶的成本是巨大的;ヂ摼W時代,信息成本大幅降低,去中介化趨勢蓬勃發展,渠道開始衰落。比如特斯拉通過社交媒體聯系用戶,在自己的電商里銷售產品,根據用戶預定的量批量生產產品,從而實現“零營銷費、零渠道費、零庫存費”的成本結構,這對于傳統廠商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但企業往往將這一節省下來的成本交給消費者和用戶,通過后續的遞延利潤的方式獲取利潤。
喬布斯成功的秘訣中,他*看重的是他的心/動力/正念,佛教中也有同樣的描述:“地非真,則曲折”。如果你的心是錯的,暫時的勝利是可能的,長遠來看你會受到懲罰。世界上的一切都一樣。如果你犯了錯誤,你將失去一切。失敗只是時間問題。心只講對錯,不論好壞,并不是說善良就是對的,而是所謂對錯的判斷標準才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才是對的,不符合的才是錯的。問題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是什么?一切都是相互聯系的,需求是交換的。
判斷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成敗的標準有三條
1.用戶級別
(1)你所有的努力是促進還是阻礙信息的自由流動?
(2)是想讓用戶盡可能的獲取產品的所有信息,方便用戶做出最佳選擇,還是故意屏蔽同類競爭產品的信息,讓用戶只選擇你的產品?
(3)你是在試圖促進用戶之間的互動,進而通過用戶的反饋和需求帶動產品迭代,還是在阻礙吐槽在用戶中的傳播,維護品牌的光輝形象?
2.價值鏈層次
你整合產業價值鏈的上下游是為了減少產品的中間渠道環節,*為用戶盈利,為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還是整合后獲得壟斷紅利?
3.員工級別
(1)你所有的管理改進手段都是依靠命令、控制、指揮等傳統管理手段,還是員工發自內心的自愿行動?
(2)你是為了企業效益的快速發展而在企業中推廣戶到戶模式的自我管理,還是為了激勵員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進而*最大化員工的潛在價值?(3)你給員工優厚的福利、期權、股票,是為了用這些金手銬綁住員工不愿意離開你的心,讓他們為你創造更大更大的價值,還是真心關心員工的貢獻和幸福生活?就像劉若英唱的“我很愛你,所以我愿意讓你飛到更幸福的地方”,你有這樣的胸襟嗎?
那為什么要說這三個標準是正確的呢?信息不對稱的消除給所有人帶來了無限的自由交流和互動,而人與信息的充分聯系迫使商業回歸其本質,即更加人性化、民主化和高效化。參考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認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目標一定是通過移動互聯網讓生活更美好。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