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民法典生效的元年。從今年起,物業管理將向更專業、更規范的方向發展;業委會也將進一步提高物業管理活動的參與性與能動性,在社區管理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同時《民法典》還明確了地方政府、居民委員會對業主大會設立、業主委員會選舉具有指導、協助職責……在政府有力的支持和指導下,業委會正朝著正規化的方向逐步走向成熟。此外,經歷了2020年疫情封閉管理的特殊時期后,物業通過參與疫情防控、社區治理等重要工作,其所發揮的重要性和前沿性作用被政府與行業充分認知,與社區等管理機構在組織、流程等方面的配合度也得到了充分磨合與驗證。
為幫助管理單位更快適應新時期的新特點,更高效的支撐、指導物業企業和業委會依照《民法典》開展工作,朗新云筑聯手支付寶為逐漸走向“小區一線”的管理部門研發上線了“物業數字監管平臺”。
物業數字監管平臺是一款面向住建局、房管局等監管部門的“行業應用”。主要提供物業和業委會備案/變更審核,物業信息公示公開等功能。這項應用讓管理部門憑借網絡化、系統化的信息傳輸能力,快速發現、統計、處理社區居民的生活訴求、物業企業的執行難點,實時掌握企業的服務能力和業務水平……通過數字化賦能,管理單位從“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變為了“身處一線”的參與者,從而在提升監管能力的同時,更有力的發揮“疏導”能力。
線上備案,辦事少跑腿
依照有關規定,物業企業成立、從業人員變更、所管小區增減,以及業委會成立、人員調整等事項都需要向有關部門進行備案。過去辦理備案/變更需要到主管部門的線下窗口辦理,既耗時又耗力,而通過物業數字監管平臺,物業企業、業委會將相關材料上傳系統平臺后,即可在線辦理,減少跑腿次數,給物業、業主帶來更大便利。
物業數字監管平臺界面
此外,物業數字監管平臺還實現了備案信息的及時更新,保障主管部門掌握實時的、正確的信息。借助物業數字監管平臺,管理部門將建立物業服務企業信用檔案與評級管理體系,記錄物業服務企業的各類信息,助力主管部門更好行使監督、管理的權力。
信息公示公開,更好實現全民監督
傳統的物業監管平臺都只面向物業企業本身和監管部門開放,而朗新云筑所研發的物業數字監管平臺,實現了全民監督,使物業管理工作置身于陽光下。一方面,公維金的使用、業委會大會等居民切身相關信息將被更開放的進行公示,小區居民只需動動手指即可隨時查閱,還可以通過線上隨時參加小區中的選舉、投票等活動,在線行使選擇權的同時也更好的保障了自身的權益;另一方面,小區居民在我的社區中可對小區物業進行評價,也可通過隨手拍對小區物業的服務工作進行表揚或投訴。
朗新云筑應用界面
這些信息通過物業數字監管平臺將同步給管理部門,這猶如給管理部門增添了一雙“智慧眼”,通過無形的數字通道可全面地傾聽民聲、了解民意,對物業進行綜合性評價,并在問題剛萌芽時及時介入;更可聯合小區居民對物業進行履約考核,通過良性互動,確保不合規物業整改到位。主管部門從事后懲罰,轉為“事前介入,事中監督”,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同時,提升了主管部門的服務理念,也讓監管工作具備前瞻性與指導性。
關聯信息全面監管,確保監管到位
在物業數字監管平臺的幫助下,主管部門可實行更全面的監督,除了傳統的備案信息外,系統還對物業合同、項目承接資料、外包合同、設備檢測報告等物業管理過程中的日常數據進行記錄,對物業服務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監管。當物業與業委會產生糾紛時,這些過程數據將成為可靠證據,可公平公正的進行責任認定,提高糾紛調解的效率;與此同時,監管部門可在監管過程中對物業的不到位、不規范行為進行及時糾正,減少社區糾紛,攜手物業、業委會、居民等社區主體共建和諧社區。
物業數字監管平臺界面
目前,朗新云筑研發的物業數字監管平臺受到了湖州市住建局住房管理處的認可。同時,物業數字監管平臺仍在不斷完善中,后續還將加入社區黨建、紅色物業等功能,最終助力管理部門建立‘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即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協商重大事項,形成物業服務合力。
近年來,朗新科技聚焦產業互聯網,持續助力企業和政府進行數字化轉型,以B2B2C的業務模式,賦能產業升級、提升用戶體驗。朗新云筑作為戰略布局下數字生活與數字政府領域重要的參與者,始終在憑借自身的科技力精耕商業地產、社區服務、基層民主自治領域。朗新云筑業務現已涵蓋全國32個省份,331個城市,與近萬個客戶機構達成合作關系。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