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器視覺行業中,鏡頭就是機器的眼睛,通過視覺成像處理相關作業:比如檢測、特征識別、定位、機器人運動控制等。遠心鏡頭是工業制造測量、監控、觀察的重要設備之一, 每一款鏡頭技術參數、規格、質量、應用場景都對工業發展的推進起著關鍵的作用。
燦銳科技自主研發的遠心鏡頭—從視覺定位到16K線掃測量遠心光學鏡頭類全覆蓋。此系列主要為解決傳統工業鏡頭對于高精度和大景深在設計層面上無法同時滿足的新型產品而設計。
燦銳遠心鏡頭產品系列介紹
燦銳科技自主研發的遠心鏡頭,可以滿足各類不同規格的靶面相機需求。燦銳僅僅用十載的時間即實現趕超國外高端的鏡頭的制造技術,經過不懈努力,燦銳科技研發了:最大支持16K線掃(82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最大支持12K線掃(62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最大支持8K線掃(57.4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高倍率全畫幅(44mm)雙側遠心鏡頭、最大支持全畫幅(43.6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最大支持38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最大支持35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最大支持2'(32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最大支持7/4'&4K線掃(28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最大支持4/3'(23)靶面相機鏡頭產品、最大支持1.1(18.5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1.1英寸高倍率-超高分辨率遠心鏡頭、最大支持1’(16.2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最大支持2/3'(11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最大支持1/2’(8mm)靶面相機鏡頭產品、高分辨率遠心鏡頭(65MM)、高分辨率遠心鏡頭(110MM)、標準分辨率遠心鏡頭(65MM)、標準分辨率遠心鏡頭(110MM)、超長工作距遠心鏡頭等一系列產品。
每類鏡頭都可以滿足不同規格和各類測量需求,最大限度的幫助客戶匹配不同的機器產品,實現不同的功能的選擇。
以燦銳科技的高倍率全畫幅(44mm)雙側遠心鏡頭產品為例,該產品采用物方遠心,專為大靶面設計 ,大幅提升測量精度,可以讓倍率從1.5-4均可以覆蓋,且全系列支持光圈可調,最大分辨率可達240lp/mm,同時具有非同軸和同軸版本可供選擇,最大可兼容全畫幅2900萬像素以及8K線掃F接口工業相機,可用于高精度半導體顯示面板檢測。
燦銳遠心鏡頭的應用領域
遠心鏡頭具有高分辨率、高景深、低畸變、大視野以及獨有的平行光設計等特性,為糾正傳統工業鏡頭視差而設計,同時遠心鏡頭也給機器視覺精密檢測應用帶來質的飛躍。
基于此,燦銳科技的研發的遠心鏡頭可應用于精密零件測量、非接觸式光學測量、玻璃制品的檢測、電子及醫藥等領域,雙遠心鏡頭在尺寸測量、瑕疵檢測、不規則物體檢測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優勢。
比如在進行逆光拍攝物體時,往往很難確定其邊緣的確切位置。因為在黑暗的背景下,物體邊緣的亮像素往往會與暗像素重疊。此外,如果物體具有高度的三維形狀,邊界效應也會進一步限制測量精度,如果使用遠心鏡頭,則會大大減少普通成像鏡頭存在的邊界效應。
如果瞳孔孔徑足夠小,那么可以進入鏡頭的唯一反射光將是那些近于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由于這些光線受到非常小的偏差影響,因此物體表面對其的反射不會損害測量精度。
燦銳遠心鏡頭產品的研發理念:
從一開始,燦銳就確定了做中高端遠心的方向。為此,燦銳給產品設計設置了三大標準:
1、去山寨化:
初期階段燦銳可以借鑒和模仿,但是核心的東西一定是自己的,不論是產品的外觀設計還是產品市場定位、技術方向、性能優勢都必須有燦銳人自己獨特的理解,這樣的產品才有個性才有靈魂!
2、重視細節:
燦銳對細節的追求,不僅僅是體現在每個零部件的品質、成品的性能、批量一致性,即使鏡頭外觀一點點瑕疵、一顆細小的灰塵,乃至鏡頭的包裝、防潮保護都事無巨細,每年對細節的標準還在不斷的提高;
3、用戶體驗:
一個好的工業產品,一個受客戶喜歡的產品,首先這個產品是具有工業美,再才是有優良的性能和過硬的品質,客人使用燦銳的產品能提升客戶的綜合競爭力,燦銳能帶給客戶的感覺是:放心與信任,這就是成功的用戶體現。(好比燦銳對人的欣賞: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
燦銳作為首個國內自主研發的遠心鏡頭品牌,研發多年的遠心鏡頭一時亮劍。全世界驚訝感慨之余,不可否認我們工業制造超一流的速度和經驗。
國內工業制造企業的希望,就在于直面差距,咬牙突圍。十三年的篳路藍縷,燦銳科技的的底氣,就在于雖然后發,但埋頭苦干。未來,燦銳科技在工業鏡頭核心技術和自主研發的路上上,還繼續著敢拼、敢賭、敢闖之路,甚至要有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勇當工業4.0的眼睛!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