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中國電子產業一直“缺芯少屏”,芯片和屏幕是中國電子產業的心腹大患。今天我們不提“芯片”,只說“屏幕”。
改革開放后,我國從日本引進彩色顯像管(CRT)生產線組裝國產品牌的彩色電視機,由此形成自己的彩電產業,在當時,日本在顯像管以及屏幕方面有著絕對話語權,就連巨頭三星都要后退一步。有市場的地方,就有江湖。當時,為了不受制于人,TCL、創維和康佳等我國國產彩電企業相繼投入巨資建設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全球液晶面板產業開始向東亞轉移,形成了中國、韓國、日本等多強爭霸的局面。
在技術推動下,液顯技術升級到LED高清時代,又在市場、技術的推動下迅速進入到商業化OLED超高清屏時代,進入到這一階段,韓國正式開啟了一枝獨秀時代。乃至到今天,韓國三星和LG還分別占領全球小屏OLED市場以及大屏OLED市場。
面對如此強悍的對手,我國屏幕企業如何殺出重圍?占領市場。柔性屏領域無疑是一個值得探索的風口。
據相關報告顯示,柔性電子將成為未來五年增速最快的行業之一,至2025年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3049.4億美元,年化復合增長率將達到驚人的144.71%。
而在此領域,我國已經有了較為強勁的企業,擁有和三星并駕齊驅的技術,它就是成立于2012年的柔宇科技。
據可查信息可知,柔宇科技由本科就讀于清華,后赴斯坦福攻讀至博士學位的劉自鴻博士和另外兩個斯坦福大學校友所創。劉自鴻在斯坦福就讀時,就對柔性電子技術頗感興趣,對柔性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創立公司后,劉自鴻給柔宇科技確定的OLED方向是: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這是一條在材料體系和工藝路線上和三星LTPS技術完全不同的全新技術路線。
與LTPS技術相比,ULT-NSSP省略了高溫脫氫、離子注入、激光退火等復雜工序,并減少了曝光顯影次數,精簡了柔性顯示面板的核心工藝制程。因此,從理論上,柔宇的柔性屏生產線成本更低,生產良率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根據新華社報道,柔宇在2014年成功研制出厚度0.01毫米、最小卷曲半徑1毫米的彩色全柔性顯示屏。2018年,柔宇在深圳市龍崗區建立了基于ULT-NSSP技術的柔性顯示生產線,至2020年,柔宇一期工程年產能已達到280萬片。
總的來說,柔宇ULT-NSSP技術對未來我國在全球柔性電子領域,占領份額,形成競爭格局,起著重要的作用。著名經濟學家劉姝威對此也表示,“柔宇開啟了一條全新的柔性電子和柔性半導體產業新賽道。”
柔性領域在未來擁有著巨大的容量,柔宇科技作為在此領域擁有技術和市場基礎的企業,在未來必然會占據一定話語權,有著更為廣闊的前景。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