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牙齦炎和牙周炎)一直是人類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而且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癡呆等系統性疾病密切相關,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并造成沉重的社會和經濟負擔。但是,牙周病發病過程的分子機制仍不明晰。近日,中科院青島能源所與寶潔公司等合作,首次提出了“牙齦亞健康”這一新概念,揭示了其由牙齦菌斑驅動的分子機制,從而為牙周病的預防與早診斷提供了新思路。該工作于今年3月9日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mBio(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刊)。
牙齦炎是世界上患者最多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我國成人中患病率高達80%以上。若不及時有效治療并加以控制,牙齦炎可演變成不可逆的牙周炎,引起牙周組織破壞,最終導致牙齒脫落。值得一提的是,牙周炎與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息息相關。因此有效地預防和診斷牙齦炎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與社會意義。
在中科院-寶潔創新合作框架支持下,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和寶潔公司前期已發表系列合作論文,提出牙齦炎的菌群指數(MiG)可有助于診斷牙齦炎和評價口腔護理療效但是,牙齦炎發病過程的分子機制并不明確。針對這一瓶頸問題,單細胞中心黃適、寶潔公司何濤與劉吉泉等帶領的聯合研究小組,針對由40個志愿者組成的受試人群,開展了涵蓋牙齦菌斑元基因組、元代謝組以及人體唾液細胞因子反應等一系列的動態多組學研究。
本研究發現(Huang, et al,mBio, 2021),在停止刷牙后的24-72小時內,牙齦即進入一個前所未知的“亞健康”(Sub-optimal Health; SoH)狀態。盡管該階段尚沒有臨床癥狀,但牙齦菌斑菌群結構、菌群代謝物組和唾液細胞因子卻已發生急劇、顯著的規律性變化。比如,包括11種唾液細胞因子被激活、而牙齦菌斑菌群里的良性菌羅斯菌(Rothiaspp.)快速減少,而牙周炎主要致病菌、與老年癡呆相關的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卻急劇升高。
基于微生物組搜索引擎,研究人員還比較了業界已發表的口腔微生物組數據集。研究發現,與健康者的牙齦菌斑相比,在“牙齦亞健康”階段富集和丟失的微生物與牙周炎相關菌高度吻合。也就是說,雖然牙周病病程可能歷經數年甚至數十年,但其關鍵的致病微生物,在僅僅暫停刷牙的幾天內就已高度富集,使牙齦進入亞健康狀態。
有趣的是,如果該“牙齦亞健康”狀態沒有通過恢復刷牙等口腔清潔護理手段加以遏制而任其發展,其牙齦菌斑菌群將以高出10倍的速度加劇衰老。牙齦菌斑菌群隨著人體生理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規律性的變化,而在停止刷牙的28天內,其牙齦菌斑衰老程度就相當于牙齦健康時1年時間的衰老,也就是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里“老化”了將近一歲。因此,“牙齦亞健康”狀態可能與牙齦的衰老密切相關。
可見,“牙齦亞健康”狀態與階段的發現,對于牙齦炎和牙周炎的預防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臨床價值。長期而持續有效的日?谇蛔o理(如刷牙、使用牙線、牙間隙刷和每年定期進行口腔護理如洗牙等),能夠呵護一個健康而年輕的牙齦菌斑,從而規避或修復“牙齦亞健康”狀態。這對于延緩“牙齦”衰老、煥發“牙齦”青春、保持牙周健康、促進全身健康,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上述成果是在中科院-寶潔創新合作框架支持下,由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徐健團隊、寶潔公司美國全球口腔護理部何濤團隊、寶潔公司北京研發中心劉吉泉與王莉江團隊、清華大學蛋白質研究技術中心劉曉蕙團隊、香港大學牙醫學院金力堅團隊等合作完成的。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