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6日,由國家科學技術部科技中心召開的科技開發類應用技術新成果專題鑒定會在部屬會議廳舉行。北京暢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新成果主題《公路波形梁復合PVC新型防護欄》在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交通運輸部、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發改委相關單位的專家、教授、高工和評價單位領導組成評審委員會參會下,北京暢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向與會者就研發創新新型護欄歷程及現有成果做了專題匯報,經質詢和討論,形成如下意見:該項目的創新點主要有為(1)研究開發了公路波形梁PVC特殊融合性配方;(2)研究開發了新型防護欄的結構;(3)研究開發了專用擠塑成型模具。該項目獲得多項國家專利;經國家交通運輸部國檢中心等部門檢驗合格;該項目的技術產品已在公路上使用,用戶反映良好。評價委員會認為,該項目在制造技術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建議加快推廣應用。
公路波形梁復合PVC新型防護欄是由北京暢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歷時八年,總計投入研發、試驗、建設生產基地及項目示范路段資金約3600萬元,于2011年至2018年成功研發的,被國家交通安全設施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評為“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的新型道路護欄。 其中材料、結構、設計的創新是項目的核心。
新型護欄研發創新的源動力來自于國家對新技術成果的啟示與鼓勵,也凝聚著研發團隊多年智慧的心血,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縱深,近年來已出現自然資源及難以復生的能源:比如鐵礦石、木材、石油、煤炭等掠奪性開采使用的惡性趨勢,自然資源在建設中的大量使用消耗,使得國家在各條建設戰線上的原材料相對緊缺,隨著建設和消耗的不斷擴大,減少鐵礦石的開采與進口,節約鋼鐵資源,研究用化工復合衍生品投入交通建設;研發的產品能夠產生回收再制作的復生循環使用;研制的目標能夠與國家的戰略“高效低碳、循環使用、綠色環保、節能減排”, 相符合。
為此,研制能循環使用的復合再生性材料,替代原生資源生產的鋼制護欄,實現“以塑代鋼、以塑代木 ”,符合國家建設戰略指導思想。 以更安全、更高效的循環使用材料研發新型護欄,為改變傳統單一鋼材護欄而做貢獻。
技術原理及性能指標: 新型公路波形梁 PVC 緩沖防撞護欄外部由特殊融合性配方、外形厚度 45mm 混成 PVC 板殼及內部雙預應力支撐結構層組成。其橫斷面第一預應力層由矩形孔排列,與板殼共形成平行支撐緩沖力;第二預應力層有三角孔排列支撐,與平行緩沖板層形成有等距間隔的導力支撐層;PVC 外護層為雙層預應力設計和不同排列間隔距離的預應力結構。 在復合PVC 結構的外護層中心有雙相高強鋼板為抗沖擊破壞的保證,其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綜合數據高于傳統 Q235 材質護欄約3倍。
技術的創造性與先進性:新型護欄是首次以改變護欄材料;護欄制造結構;研究以復合PVC配置高強鋼板形成多層復合結構的新型護欄。
1、新型護欄是變革材料組分的推新,改變了傳統護欄的單一鋼制材質,研發的特殊融合性配方突出了混成材料在實際使用中的耐候性和再生循環使用;
2、創造性設計改變了傳統護欄的結構,使新型護欄在實踐中增強了耐候性、阻燃性,防倒伏切割、免維護和視覺導向更加清晰等特點;
3、新型護欄所配置的高強鋼板相比傳統護欄節約鋼材2/3,節約大量鋼鐵資源,符合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和綠色環保的要求;
4、復合PVC材料+高強鋼襯,即達到國家交通安全設施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對新型護欄經過系列實車足尺碰撞試驗后各項性能指標,又實現全天候極限溫度下的耐候性。
PVC新型專利技術混成配方檢測中,結合我國所有公路的現有條件,專注于交通專家提出的氣候緯度大,溫差明顯的特點進行了PVC材料靶向改性研究,產品在極限自然條件下;達到不變色、不變形、經風吹日蝕無任何浸透性退化,具有特殊的防曬、防腐、壽命長,低成本的特性;
產品適用于各種氣候下道路的護欄配置,尤其是用于自然界有浸蝕影響的沿海城市、化工污染城市,極地氣候地區,可達到既免維護又延長使用壽命的效果。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