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科研顧問簽約儀式,在深圳壹健康會議室拉開帷幕,國內綜合性健康產品營銷服務平臺深圳壹健康與“長江學者趙謀明教授”團隊簽約,并通過線上同步、直播互動來連線研究院,直擊產研一線,進行科研成果展示分享,用科研賦能的方式,加速產研融合,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
(圖)深圳壹健康總裁楊總致辭
深圳壹健康與趙教授團隊簽約儀式
一場簽約儀式,折射出大健康產業不斷向縱深邁進的發展趨勢。當下,高強度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讓“亞健康”幾乎成了國人的常態。隨著國人健康意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有了全新的認識,從以往“有病吃藥”的觀念,逐漸轉變為“未病先防”的新理念。尤其是在“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健康預防”成為大健康產業的重點。
在新需求和新消費的刺激推動下,針對未病先防的大健康產業新業態相繼誕生。深圳壹健康,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政策推動下誕生的。在大數據的助力下,深圳壹健康圍繞消費者需求,積極開發、優化健康產品和服務,積累了海量的健康數據,進而對數據精準分析來提高診斷精確度、提高療效、減少浪費、降低費用,從更加科學的角度為廣大用戶提供健康保障。
以“個性定制、全面服務”來推進“未病先防”,是深圳壹健康消費者健康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深圳壹健康會通過專家評估、方案定制、健康回訪等方式,搭配一系列專研健康產品,來為消費者提供更專業、更優質、更精準的健康提升服務,真正實現顧客健康的個性定制。
(圖)簽約儀式活動現場
深圳壹健康攜手頂級科研團隊深耕大健康產業
在深耕健康產業的過程中,深圳壹健康深刻意識到:大健康產業,一頭連著醫療療效,一頭連著科研研發,以預防醫學為核心的健康管理是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主旋律。為了不斷優化健康產品和服務,讓更多領先成果實現落地轉化應用,深圳壹健康正在嘗試產研融合,借助科研的力量,與時俱進的研發出最新生物科研成果,滿足消費者的健康管理需求。與趙謀明教授頂級科研團隊合作,就是深圳壹健康以科研力量賦能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步。
(圖)深圳壹健康市場總監王總演講:深圳壹健康商業模式
隨著科研力量的不斷創新,越來越多的新產品被應用到健康領域,為越來越多的患者和亞健康消費者重新找回了健康。功能性肽就是其中之一。在行業中,肽被稱為大健康行業的橋頭堡,也是我國功能性食品面對亞健康所針對性研發的熱點。“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趙謀明,就是活性多肽及天然產物方向的知名專家學者,在肽提取技術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肽科技”賦能大健康產業
隨著趙謀明團隊針對功能性肽產品共性技術難題攻關與研究,其功能性肽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和產品,已有多處投產和問世。趙謀明表示,肽是構成人體一切細胞的基本材料,功能性肽不僅具有與同源蛋白質相同的氨基酸組成,而且其消化吸收性能比蛋白質更好,對人類不僅具有營養作用還具有生理調節作用,對現代慢性病與亞健康狀態的調理與治療有明顯的功效,且具有易吸收性、低致敏性、溶解性好等特點。此次簽約成為深圳壹健康科研顧問,正是要在功能性肽的科研成果和轉化上,形成產研融合和健康管理轉換。
(圖)線上同步直播互動,“連線研究院,直擊產研一線”
深圳壹健康&趙教授團隊合作的意義
此次簽約合作,引入高水平科研團隊,對深圳壹健康而言,是一次大幅度的推動“產品力”質變升級,在面對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時,升級優化后的健康產品,能更精準的搭配診斷、提高療效。以酪蛋白肽壓片糖果為例,該產品由趙謀明團隊通過最新科研技術研發,已經在深圳壹健康平臺上線,它具有緩解焦慮情緒、舒緩壓力、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等多重功效,不同于其他藥品或傳統補品,它的營養配比更均衡、更有針對性,更側重于消費者看重的“養和防”,在增強免疫力、促進礦物質吸收、緩解壓力疲憊等方面給予強力補給。
除去產品優化外,深圳壹健康與趙謀明團隊的產研合作,還將延伸至人才隊伍建設、優勢項目培育、科研能力水平上,在將科研成果更好地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的同時,為深圳壹健康品牌的產品科研提供強大背書。
(圖)深圳壹健康與“長江學者——趙謀明教授團隊”科研顧問簽約儀式
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曾聯合發文,在《關于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支持發展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把發展活性肽產業放在優先發展位置,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一環,也是堅持預防為主,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理念的貫徹落實。而這,也正是深圳壹健康在面對大健康行業發展趨勢、防治未病需求的戰略部署。未來,深圳壹健康將繼續發揮自身在大健康行業的優勢,通過牽手頂級科研團隊,將好產品推向市場,用“肽科技”賦能造福百姓。
(圖)簽約儀式雙方團隊合影留念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