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23日,第二十三屆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大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如期舉辦。2021年是加快推進交通強國試點工作關鍵的一年,也是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烽火通信以“數字高速 共創未來”為主題,根據高速公路實際業務應用場景,分別從收費站、ETC、服務區、橋隧、路段中心、省中心等場景,與高速行業客戶共同探討高速公路機電通信系統方案、自由流一體化機柜解決方案、光纖陣列解決方案、智慧服務區方案、橋梁健康監測解決方案、智能管線資源、智慧高速數據中心網絡能源解決方案、智慧高速大數據解決方案及智慧燈桿等熱點話題與創新技術。
開展首日,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副司長林強、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理事長史和平、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梅正榮一行蒞臨展臺參觀指導。
智慧高速整體解決方案
烽火通信智慧高速解決方案提供了“1+2+4”,1張基礎網,包括感知網和通信網;2個平臺,包括云計算平臺和大數據平臺;4大應用,分別是智慧管控、車路協同、智慧服務區、出行服務。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兩個層面,一是高速運營場景,為運營單位提供運管一張圖,為建、養、管、運、服、維六個維度提供關鍵KPI數據和決策支撐數據;二是公眾出行服務場景,為出行者提供路網狀態、態勢研判、信息服務等內容。
重點通過三個方面進行創新:一是新手段。采用光柵傳感技術,結合視頻AI技術,達到視覺和觸覺的融合,達到全時全域全天候的感知,降低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讓管理者對高速路網運行態勢可管、可控、可視;二是新決策。通過多年高速大數據運行積累的決策AI算法和模型,結合收費數據,對收費過程中的跑冒滴漏進行處理,提高用戶收入;三是新服務。將出行大數據與推薦AI結合,通過情報板、微信、APP、車載OBU或第三方導航系統等,給公眾提供信息服務,并幫助高速運營企業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價值增值。
高速公路機電通信系統方案
該方案大多數分為三級結構,即省級干線網、綜合業務接入網、外場設施接入網三個部分。
省級干線網:為了應對未來高清監控、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需求,采用OTN技術組網,可支撐智慧高速多業務的需求。目前,烽火單波支持100G,并向單波400G演進。
綜合業務接入網:采用PTN技術方案,收費監控雙平面獨立承載。同時,烽火PTN具備SPN網絡切片能力,可充分支持未來5G和車路協同的通信需求。路段分中心通信系統未來逐步會向融合通信技術過渡,一個系統融合調度管理廣播對講、電話、視頻會議、視頻監控等資源,提高路段分中心的通信管理能力。
外場設施接入網:主要包括道路監控、隧道監控、自由流無人站等。當前,交通部對視頻數據日益重視,道路攝像機部署密度要求2km/對攝像機,且將來需要利用視頻進行智能分析,這使得道路視頻監控數據的回傳質量尤為重要。因此,采用小型化PTN來替代傳統工業交換機做回傳,具有電信級業務承載能力、SDH網絡的健壯性及組網能力強、網管能力強等優勢。在外場設施方面,過去2年自由流收費站在很多省份落地部署了一體化智能機柜,質量穩定性也得到充分驗證。
智能管線資源
該方案通過管線資源智能化、光纜快速故障定位系統、資產數據電子化,采用不中斷現有業務的方式,即可快速改造熔配盤;通過工單流轉閉環規范操作,自動更新后臺資源,讓纖芯資源管理不再混亂。
光纜故障快速GIS定位:當光纜中斷后可立即告警,在GIS地圖中快速定位中斷位置,通過手機APP導航,及時到達故障點進行搶修。另外,還可檢查備纖是否可用,以及割接前后對比光纖熔接質量。
管線資源數據分析:提供資源的查詢和統計,對資源利用率自動分析,大數據預測資源未來增長,為光纜出租業務提供數據支撐。同時,余量分析功能可顯示任意站點間所有可用資源信息,并通過算法推薦三條最佳光路由路徑,指導新業務開通。
智慧高速數據中心網絡能源解決方案
在數字高速背景下,烽火帶來了高速通信信息機房建設新模式、新體驗、全場景的解決方案。Fit Atrix雙排微模塊、Fit Array 單排微模塊、自由流站點能源解決方案針對高速路段分中心(省干)、收費站/服務區室內機房和ETC門架/隧道站點的痛點和需求,將機柜、通道、暖通、供配電、備電、動環、消防、運維管理平臺等系統進行模塊化集成,統一標準,工廠預制預測,現場便捷交付。相比傳統機房建設模式,該方案具有快速部署、靈活擴展、高效節能、整齊美觀,運維售后無憂等諸多亮點。
智慧燈桿
作為致力于打造集多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城市信息基礎設施,智慧燈桿由點至面,構建了一張多維全域感知網,結合一體化運維管理平臺,可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針對智慧燈桿對掛載設備進行擴容和日益豐富的運營需求,在產品結構與配電設計上充分考慮了擴展性,客戶可按需分配、分批部署。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烽火已具備從設計到產品服務的全產業鏈綜合解決方案能力,可為客戶提供端到端全流程服務,降低項目總成本。
面向未來,烽火通信將緊抓5G及大數據等新技術發展給智慧高速行業帶來的新機遇,并借助在“光通信專家”領域的長期技術積累,推動通信技術向信息通信技術再向數字化信息技術不斷升級演進,攜手高速行業合作伙伴共同促進高速網絡建設和智能化發展。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