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作為交通工具的一種,其本質上核心功能還是代步,自動駕駛與無人駕駛的出現,無疑是目前車聯網最炙手可熱的。
由于國家政策、技術共同推動,智能駕駛時代快速到來。2020年,我國11個部委聯合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中已明確指出智能駕駛汽車是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其包括:(一)智能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二)發展智能汽車對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三)我國擁有智能汽車發展的戰略優勢。其中特別強調將智能駕駛汽車作為我國發展汽車強國的戰略選擇。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緊隨其后,也推出各項鼓勵與扶持政策,包括:制定示范應用推廣計劃,逐年擴大智能網聯公交車示范區域和應用數量;制定政府采購要求,逐年提高智能駕駛環衛車等的示范應用比例;扶持企業的智能駕駛技術研發等。地方政府希望通過不斷擴大智能駕駛示范應用規模,以示范試點帶動產業發展。
有了中央、地方雙政策扶持,我國的汽車智能化產業發展只會越來越好。現今汽車智能化已是發展主流。而汽車智能化最為常見的應用體現在車載技術的進步上。最初出現的汽車雷達,以及電子輔助系統,僅能為駕駛者提供有限的輔助功能。如今,全息車載、智能人機交互系統的整合應用,已經普遍實現了車輛遠程控制、語音識別、以及初級無人駕駛技術。
但是為什么需要智能駕駛?智能駕駛是指汽車通過配置先進的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通訊模塊等設備實現協助駕駛員對車輛的操控,甚至完全代替駕駛員實現無人駕駛的功能。高等級的智能駕駛是智能交通體系的一部分,通過V2X(車聯網)技術汽車能夠與道路信息、交通信號、其他車輛等周圍環境聯接為一體,形成“人、車、路”高效運行的交通體系。而在智能汽車內部,各種類型的傳感器代替了人的視覺與聽覺,感知汽車周圍情況。強大算法的控制器代替了人的大腦,決策車輛行駛路線。響應靈敏的執行器代替了人的手腳,執行著智能大腦的命令。被“代替”的駕駛員則通過全新的人機交互環境,享受著智能的體驗與服務。這是智能駕駛的愿景,也是定義各個細分功能的發展目標。
不過在此背景下,人車交互模式是怎樣的?汽車“黑科技”如何融入我們的日常出行呢?在智能駕駛還沒有完全實現之前,人才是駕駛的核心,所有的設計還是應該圍繞安全駕駛展開,包括技術的應用。也就是說智能汽車的設計在于智能化如何和人展開配合。智能駕駛是未來智能汽車發展的戰略高地,未來優秀的人機交互設計必然是安全、高效且舒適的。比如使用全息增強現實硬件來生成真實的無人駕駛。
汽車智能化以加快未來車輛全息增強現實(AR)導航系統的開發,目標是將該技術應用到其大規模生產的車輛上。未來的生活出行方式,全息AR與智能汽車的緊密融合必不可少。目前市場AR HUD成為智能駕駛交互核心。無人駕駛解放駕駛員,這是汽車智能化的第一步,解決了車路協同問題,那么從無人駕駛解放出來的人在車上做什么呢?其實在無人駕駛技術未能完全脫離人之前,大多數的駕駛員都不會全部釋放自己的專注力,將眼睛從正前方離開。
而AR HUD可以很好的避免上述問題。無人駕駛會讓司機有更多的注意力剩余出來。AR HUD和全景顯示能夠很好地契合虛擬投射畫面和真實世界里的汽車、道路、行人等周邊環境進行融合,并適時推送各種合適的信息,如停車場停車位、加油站、茶館等位置。當AR和全景顯示占據了駕駛員剩余注意力時,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將發生變化,這是一個特定場景下的AR終端,保證無人駕駛安全性。
另一方面像ADAS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些現代的前瞻技術,產品功能豐富且成熟滿足市場需求。ADAS(先進輔助駕駛系統)利用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采集汽車周邊環境數據,進行靜態、動態物體的識別、跟蹤,控制系統結合地圖數據進行做出行為抉擇,使駕駛者覺察可能發生的危險,必要情況下直接控制車輛的剎車或者轉向動作,可有效提升駕駛過程中及時性、舒適性尤其是安全性。
ADAS所涉及的主要零部件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攝像頭、電動轉向、電動剎車等已經在技術上成熟,并實現了大規模量產與應用。ADAS的功能與應用也越來越豐富,相關測評標準已經頒布。ADAS輔助駕駛的主動安全功能能夠提高道路安全、減少交通事故。因此,我國政府將輔助駕駛主動安全功能納入到法規標準。
而今車聯網被看作是跨界最多、市場技術較復雜的領域,很吸引人卻又充滿艱辛。傳統車商在面對如特斯拉、Google等異軍突起的互聯網新秀,也倍感壓力,紛紛投入到無人駕駛平臺的開發中,并積極開展了跨界合作。這無疑也將加快整個智能車網聯市場的快速發展,使消費者早日受惠于科技帶來的福利。
微美全息進入汽車智能生態并不是跟風。早在前幾年,微美全息就已經圍繞智能制造轉型、智能汽車研發與應用、新能源和智能化車輛應用推廣等領域與汽車行業緊密聯系。汽車從最初的機械產品逐漸轉變為電子產品,而無人駕駛對車輛的感知精度、控制準度和響應速度又提出了更快的要求,這就需要更多的傳感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更強大的處理器(無人駕駛芯片),這些需要平臺底層強有力的軟硬件支持。
微美全息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全息云服務,股票代碼為WiMi,旨在全息3D計算機視覺采集、AI合成、傳輸、呈現、應用的各個環節的精度研發與市場結合。微美全息集成AI拼接算法自動合成技術,結合分布式AI算法實現、深度學習、自動AI算法拼接、全息立體合成、計算機AI合成。并不斷追求構建創新足、開放強的服務平臺,搭建全息技術應用和全息計算機視覺呈現之間的橋梁,實現全息計算機視覺在無人駕駛場景中使用呈現,推廣行業的跨越式協作。
微美全息基于全息AR技術,以AR科技驅動汽車領域,將全息AR同無人駕駛導航系統結合。目前傳統的HUD平視顯示器,是通過儀表板上固定的LCD屏幕間接投射圖像到擋風玻璃上,而微美全息推出的WiMi HoloAR HUD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以下功能模塊:光學處理、圖像處理、語音交互、夜視成像、增強現實(AR)、云服務等技術,實現車輛OBD數據讀取、藍牙電話、全語音操控、相關設置功能等,通過擋風玻璃顯示出立體的縱深感,為車主提供安全駕駛服務以及汽車增值服務。
服務升級還提供AR導航功能,比如顯示車道、目的地、當前速度等信息,集成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功能。在遇到車道偏離預警和前方事故警告時,及時做出正確指令。AR自動全息導航與互動影像可根據司機的特定視角進行可進行調節。微美全息這項技術使用又可以減低因人為導致的交通擁擠和交通違紀現象,非常大的程度上提升運轉效率。
安全始終是汽車出行的第一要務,汽車行業正在經歷100多年來最為劇烈的變革,汽車智能化帶來全方位的產業革命。微美全息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全息技術研發體系、全息內容制作和儲備體系、全息商業化體系。接下來還會在車載AR全息HUD、3D全息脈沖LiDAR、頭戴光場全息設備、全息汽車導航等專業領域試點,旨為全覆蓋全息車載AR技術、3D全息脈沖LiDAR技術、全息軟件開發等使用,挖掘人工智能技術潛力與無人駕駛的結合。在這一變革中,發揮作用將智能駕駛顯著提升汽車電子、軟件算法等在汽車價值中的比重。
微美全息要走的路道阻且長。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