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20年這一年,90后忽然長大了,
非典那一年,她們還是孩子,
這次的疫情,她們已經成了戰士,
90后并不是垮掉的一代。
隨著最后一批90后的畢業來臨,
她們逐漸開始承擔社會和家庭的責任了,
她們從未選擇躺平。
漸漸成為社會中堅的90后,
拼搏奮斗的同時,也懂得健康的難得,
正是因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90后也成為購買保險的一大主力軍。
現在,有這樣一份由政府指導的保險,
不限年齡,不限戶籍,不限健康狀況,
只要是上海基本醫保在保人員,
115元便可獲得。
它是“滬惠保”,
填充你的安全感,可以成為你奮斗在第一線的后盾。
Q:什么是“滬惠保”?
A:不限年齡、不限戶籍、不限職業、不限健康情況,有上海基本醫保就能購買的一款商業醫療保險產品。115元最高可獲得230萬的醫療保險。
Q:2021年度“滬惠保”的購買期和保障期?
A:2021年度“滬惠保”購買期及保障期如下:
購買期:發布之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24時止,購買期后不可再購買
保障期:2021年7月1日0時起至2022年6月30日24時止
Q:大學生可以購買嗎?
A:可以的,只要是持有上海醫保的人群,不論是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之前的新農合都是可以購買的,包括家庭主婦、企業職工、退休老人、嬰幼兒、大學生、個體戶等。
Q:我是應屆畢業生,剛開始繳納職工醫保,可以投保嗎?
A:“滬惠保”投保期即日起至6月30日,在投保期間,上海市基本醫療保險賬戶狀態有效,就可以購買。
實名注冊并登錄“隨申辦市民云”APP,點擊“首頁”的“三金賬單”-“醫保金”進入服務頁面,即可查看賬號狀態、繳費情況、醫保金余額、就醫明細查詢等醫保金基本信息。
點擊“醫保金月度對賬單”,可查詢每月醫保金的繳納情況和金額。
點擊“醫保就醫明細費用”,可查看就醫付費信息。
Q:如果我在上海工作,但是沒有在上海參保,能購買嗎?
A:不可以購買。上海市基本醫保的在保人員(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方可投保“滬惠保”。
Q:“滬惠保”與上海基本醫保有什么區別?
A:“滬惠保”是一款商業醫療保險產品,可為上海市基本醫保在保人員增加一份醫保目錄外自費醫療費用的保障。
Q:購買了其他商業健康險還能購買“滬惠保”嗎?
A:可以。
Q:如果同時買了“滬惠保”、商業醫療保險,理賠怎么算?
A:“滬惠保”是醫療保險產品,適用于費用補償原則,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范圍內承擔保險責任,但若被保險人已從任何其他途徑獲得對應費用補償,保險公司按照保險責任標準計算的給付金額和被保險人獲得補償后的醫療費用余額中的較小者給付保險金。
舉個例子:
某客戶以非既往癥人群的身份投保“滬惠保”,在保單生效后,因肺癌在醫院行惡性腫瘤切除術(保單年度第一次住院)。出院自費總費用為6.2萬元(自費項目為:醫療器械、藥品費),其他商保賠付5萬元。“滬惠保”賠付如何計算?
1、“滬惠保”責任計算:(6.2-2)*70%=2.94萬元;
2、商保賠付后余額=6.2-5=1.2萬元;
根據醫療費理賠補償原則,“滬惠保”理賠結論:賠付1.2萬元(取上述2項計算小值)。
Q:參加“滬惠保”后,是不是只要生病都可報銷?已經患病的,參保后相關治療費用可以報嗎?
A:“滬惠保”保單承保生效期是2021年7月1日,保障期限是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符合“滬惠保”保障責任范圍內的醫療費用均可報銷。已經患病的相關治療費用可以報銷,按投保時約定的人群按比例賠付。
Q:通過什么渠道了解購買“滬惠保”?
A:建議可以通過官方投保渠道之一“隨申辦市民云”APP了解并購買。
官方投保,再添一份安心:
操作步驟:
1、實名登錄“隨申辦市民云”APP,點擊首頁的“滬惠保”圖標、或點擊腰部“滬惠保”圖片、或搜索關鍵字“滬惠保”,點擊進入服務頁面投保;
2、人臉驗證后,進入參保頁面。可查看產品詳情、理賠案例及常見問題等信息;
3、填寫投保信息:點擊“添加一個被保人”,可同時為家人投保;
4、確認信息:確認信息并選擇支付方式;
5、支付確認:醫保個人賬戶扣款確認;
6、支付成功:完成支付后,會顯示“支付成功”頁面,并同步收到支付成功的短信通知!
Q:如何確認投保成功?
A:支付成功后,您將收到投保成功短信;若您是在“隨申辦APP”上投保的,投保后可在“滬惠保”頁面左下角點擊“我的訂單”,查看。
“滬惠保”訂單查詢流程:
1、在投保首頁點擊左下角“我的訂單”;
2、在個人中心首頁點擊第一個模塊“訂單查詢”,即可查看已付款、未付款、或取消的保單信息;
3、點擊保單的“查看詳情”,可了解已投保單的信息。在7月1日保單生效日之前,點擊“申請退款”支持退保,逾時則不支持退保。
同時您可通過客服咨詢電話中查詢您的訂單,了解投保狀態。
Q:明年能續保嗎?如何續保?
A:第二年需重新投保,具體政策待官方公布。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