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年,在線教育機構迎來新的增長窗口,頭部在線教育機構一邊爭奪流量渠道,一邊備足“彈藥”準備來年持續發力。對于2021年來說,全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可能是存量競爭大于增量競爭。在競爭再度升級的態勢下,許多教育機構為塑造自有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可謂不遺余力。作為在線職業教育里的頭部品牌,嗨學是較早擁有品牌意識的在線教育機構,其差異化打法也受到行業關注。
當前移動互聯網大盤增長趨于飽和,在線教育行業也陷入了流量爭奪戰,獲客成本持續走高。與此同時,低價課體驗成為營銷主流,產品利益點和創意內容趨同,營銷的同質化讓在線教育產品識別度難以顯現。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嗨學選擇了穩扎穩打、深耕育人,充分利用自身在職業教培領域的優勢,不斷研究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先進的教學輔導系統,使廣大學員能在通過考試的的同時真正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行業精英。
在嗨學看來,當信息越來越發達,用戶變得越來越理性時,以往那種跑馬圈地式的發展模式已不合時宜。作為在線教育品牌本身,一定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不管是教研環節還是服務環節,抑或是其他層面,有所專長,方能長久。而打造品牌的目的在于通過用戶對品牌清晰的、差異化的認知能夠加強口碑傳播,進而形成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良性互動。可以說,在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良好的品牌口碑是一個教育機構的生存根基。
自2010年啟程以來,嗨學的教育初心從未改變,即用最高效的方式,提供最優質的教育產品,做用戶職業價值點亮者。教育的本質和知識、信息相關,而互聯網的本質是信息的傳遞和交換,這得以讓將兩者緊密結合的線上教育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作為國內領先的可靠在線職業培訓平臺,嗨學緊握行業發展良機,秉承“科技+溫度”的服務理念,不斷將產品更新迭代。嗨學借由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使學員不必再被市場上令人眼花繚亂的教輔材料所困擾,通過互動課堂,學員就能輕松享受專業的名師帶來的針對性輔導,并且不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邊嗨邊學。不僅如此,嗨學的智能題庫做到了業內資源的完整覆蓋,讓學員在課下練習時對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深度鞏固。同時,個性化服務還能讓每一個學員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對癥下藥,更加高效地學習,爭取用最短的時間到達最好的效果。
很多職業教育機構在進行品牌定位時,容易強調自身資源,而忽略用戶的核心需求。最典型的案例是很多機構喜歡請明星為品牌代言,但對用戶來說,學習不同于買衣服,明星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場景和用戶出入很大,因此明星代言未必有持續的號召力,且偏離核心需求的品牌建設在傳播落地時困難重重。嗨學團隊認為,在線職業教育機構在進行品牌定位時,不妨腳踏實地,找到用戶的核心需求,并提煉綜合,形成直擊用戶痛點的品牌定位,解決用戶的現實問題,以精細化運營和精品內容打造,完成品牌口碑塑造和目標用戶沉淀的品牌突圍之戰才是上策。
嗨學能占領年輕態消費群體的心智,得益于它的服務內容契合了當代職場人群的核心需求。用戶的需求在哪,嗨學的體驗就在哪。關于這一點,從產品布局上就可窺見一斑,嗨學有著科學的課程系統,分設基礎品牌:嗨學;高端品牌:精選;平臺品牌:林選。三大互聯網課程體系,從基礎普惠到高端定制再到甄選集成,緊跟時代潮流,不斷細分技能領域,嚴把課程品質,從而實現不同群體的職業價值。例如嗨學的高端品牌精進學堂,它是一個社群類的班級,在每個社群的小班當中都設定嗨學團隊的一個導師和一個班主任,導師和班主任會在社群里和嗨學的學員進行各種互動,學習跟蹤,還有督促鼓勵等等。通過整體的自適應學習模型,為學員提供周學習計劃。嗨學從用戶需求出發,致力于解決用戶學習方式的問題,用個性化的思路去有效推動嗨學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探索和實踐。通過多產品結合,嗨學真正實現了“千人千面”和“因材施教”教育方式的推進。在學習之余,更給予了學員更多的溫暖和關懷。
盡管教育產業的商業屬性不會改變,但在線教育品牌對于教師資源配置、教學效果提升、甚至是商業模式優化,都將帶來變革性的影響。站在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經濟產業結構不斷進化且迭代加速的背景下,教育品牌唯有堅守教育初心,提升服務能力,強化自身的差異化優勢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