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0%,數字化發展被列為重點規劃方向。當前,金融機構積極尋求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來提供信息化支撐,先進的技術正是支撐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強勁力量。
百融云創副總裁鄭威受邀出席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高峰論壇時提出“數字化轉型一定是金融機構的整體轉型,也是一項長期工作”。事實上,將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緊密合作,能夠在提高效率的情形下更加貼近消費者需求,從而助力金融數字化轉型。
技術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石,百融云創自成立以來一直心懷“科技賦能”的夢想,通過深耕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不斷地進行技術研發與創新,依托科技力量賦能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為金融機構提高了運營效率的同時提升了風險管理能力,以更優質的技術服務金融機構。
百融云創自主研發的的云原生SaaS平臺提供的產品及服務為銀行更智能的決策提供支持。通過SaaS平臺的建立,百融云創可以幫助客戶實現快速業務線上化部署及應用,提供反欺詐、貸中監控技術支持,讓金融場景、數據和技術更好地融合,有效促進其數字化轉型。
對于欺詐風險,百融云創AI反欺詐技術覆蓋語音文字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人臉識別)和知識圖譜(關聯性分析)等前沿技術,并貫穿反欺詐全業務鏈條,大幅提高金融機構事前欺詐識別率、欺詐應對效率以及事后欺詐案件挖掘效率,能夠有效掃除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欺詐障礙。
百融云創長期以來一直堅持“只做科技,不碰金融”,曾助力中建資本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風控服務、協助東風汽車財務有限公司打造智能特征變量系統、為漢口銀行提供反欺詐、貸中監控技術服務......目前已為逾4800名金融機構客戶,包括國有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區域銀行、消費金融、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送去科技力量。
未來,百融云創持續堅持科技賦能,繼續在技術研發的路上乘風破浪,爭做技術實力派,為金融數字化轉型輸出科技力量。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