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審到三審通過,從立法到實施,才用了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廣受業內關注的《數據安全法》即將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有關數據安全的專門法律,《數據安全法》正在成為國家大數據戰略中至關重要的法制基礎,也必將成為國家數據安全保障和數字經濟發展領域的重要基石,為各地政企的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
《數據安全法》的實施,將近一步升級廣大政企在數字化轉型中對于數據安全的保護措施。如何切實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保護,將成為政企組織數字化轉型首要考慮的前提。
作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一環,協同辦公安全是《數據安全法》重點覆蓋的領域之一,協同辦公平臺承載了政企辦公、業務協同中大量的私密數據,這些數據是政企提升服務效率、取得長足發展、賴以生存的生命線。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進一步催生了以“協同辦公”為引領的政企數字化轉型,為了保障抗疫與生產的并行,政企組織正在加速將原有的業務、辦公等應用服務快速實現移動協同,但隨之而來的,是傳統的網絡安全邊界全面瓦解,新型數據安全問題開始逐漸凸現。越來越多的政企組織認為,如何能夠在數據安全與協同效率之間達到平衡,才是政企數字化轉型的未來發展之道。
安全為第一準線
《數據安全法》明確了政府、企業、社會相關管理者、運營者和經營者的數據安全保護責任,消除了數據活動的“灰色地帶”,形成了制約機制,及時遏制住了與國計民生相關的數據泄露的不良勢頭。這與藍信有廣度,有深度、有精度的安全防護理念不謀而合。
作為業內領先通過公安部等保三級、等保2.0三級及國密認證的協同工作平臺,藍信對自身安全機制有著非常嚴苛的管控,不僅可以對客戶端、服務端、網絡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保護,確保信息不泄露,還可深度集成聚合CA、國密、MDM、VPN等多種安全能力,具備自適應、自主、自成長的內生安全特性。
在業務安全層面,藍信也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安全策略,通過可見性設置、終端數據保護、電子水印、傳播防范、信息轉出審計等策略來防范政企用戶數據泄露。例如,在藍信協同工作平臺上,通過對重要人員的通訊錄信息可見性設置,可防止手機號等重要信息不被泄露;遠程數據擦除技術可以規避因手機丟失或員工離職造成的信息安全隱患;自有的文檔閱讀器可以保障工作文檔不流出藍信;電子水印技術則可以時刻提醒組織內工作人員對信息保護的安全意識及責任,同時,藍信還支持重要通知閱后即焚、截屏審計、限制普通用戶建立群聊、群發消息、設置組織內的敏感詞等功能。
可以這樣說,藍信協同工作平臺不僅能確保政企用戶移動辦公的合規性,同時也能充分保障移動辦公數據的安全性以及業務連續性,并基于零信任理念,滿足移動辦公訪問的可信性,為客戶提供具有安全邊界的移動辦公服務。
以強安全著稱的藍信協同工作平臺,也必然會受到需要強安全守護的黨政軍央企用戶的一致青睞。據了解,外交部、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水利部、應急管理部、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國資委等國家部委;江蘇、云南、河北、湖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各省公安廳;新疆人民政府、南通市人民政府、寶雞市人民政府、安陽市人民政府、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江蘇省司法廳等各地行政機關;中國電子、中國船舶、中國商飛、中國有色、中國鋁業、國家能源集團、鞍鋼集團、協鑫集團等大型企業均通過藍信實現了安全高效的數字化轉型。
信創先行者,安全可信
8月17日,國務院發布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明確提出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應當優先采購安全可信的網絡產品和服務。這對于提前布局國家信創產業的藍信協同工作平臺,無疑是又一利好。
據了解,藍信對于國產化適配一直以先行者的姿態走在行業前列,且已經積累了可供各地借鑒的豐碩成果。對于國產主流的操作系統、芯片、數據庫等基礎軟硬件,藍信已領先業內完成了全面的適配,在操作系統體系,完成了與銀河麒麟、UOS、中科方德的適配;在芯片體系,完成了飛騰、龍芯、海光、鯤鵬、兆芯的適配;在數據庫體系,完成了與達夢、人大金倉的適配,是信創體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協同工作平臺。
結語
7月以來,網絡安全行業成為國家政策重點“照顧”的行業之一,《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密集落地,國家對于保障和監管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國家數據安全的決心已經提到了新的高度,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產品和服務、系統化建設也有了更高的安全要求,協同辦公作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重要組成部分,數據安全不容忽視。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