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剛上路半小時就被抓住了?警察能未卜先知?”近日,因醉駕被吊銷駕駛證的咸某再次駕駛貨車上路時,被山東安丘交警精準查獲,他表示今后再也不敢僥幸無證駕駛了。
近年來,山東公安交管部門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重塑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累計完成近9萬公里智能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今年以來,他們通過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推送有效預警224萬輛次,成功攔截違法車輛189萬輛次,現場處罰384萬輛次,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與2019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5.1%、12.4%。
“過去,查獲交通違法行為靠的是交警路面執勤和群眾舉報,而現在機器智能識別越來越精準,再加上嚴謹細致的研判,‘智慧’就落到了實處,道路交通安全防控就能最大限度整合資源,實現更高起點上謀篇布局。”山東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總隊長田玉國說。
從“智能”向“智慧”轉變,建成410個數字化中隊
山東省公路通車里程達28.68萬公里,交通秩序維護和事故防控壓力日漸增大。“強化公安智慧交通建設應用這個支撐,將大數據、人工智能作為交管工作創新發展的‘大引擎’、培育新生戰斗力的‘增長點’,推進道路交通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是山東公安交管部門踐行‘靠前一步、主動作為’警務理念、保障路暢民安的必然選擇。”田玉國表示。
山東交警總隊制定出臺了《山東公安智慧交通管理規范》,指導全省公安智慧交通建設應用;制定《山東省公路巡邏民警中隊建設規范》,進一步明確“數據警務、智慧警務”牽引作用,加快推進中隊建設轉型升級。目前,已建成數字化中隊410個,共享接入轄區主干公路、隱患路段以及村莊出入口等視頻信號12.6萬路,依托集成指揮平臺實行“1+N”勤務模式,實施數字化管控,實現精準查緝。
山東交警總隊立足實際和實戰需求、區分輕重緩急,提出信息化建設需求,研究制定《山東省公安智慧交通建設三年規劃》《關于深化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應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力爭利用三年時間,進一步推動交通安全管理從“智能”向“智慧”轉變。
打破數據壁壘,千億數據支撐決策和實戰
近年來,按照“統籌謀劃、注重實用、集約高效”的原則,山東交管部門充分利用先進科技手段,織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網。
山東交管部門主動對接相關職能部門,匯聚公安各警種、保險等部門動靜態數據約1200億條,形成交通管理信息資源池、數據云,做強信息感知研判體系,提高大數據對決策、實戰的服務、支撐能力。在此基礎上,他們不斷深化公路交通監控系統建設,增設重點違法行為執法取證設備。國省道平均每3公里、縣鄉道平均每5公里設置1處視頻監控,村莊主要出入口至少安裝1處高清視頻監控,國省道和縣鄉道平均每7公里設置1處正反向卡口。
群雁高飛頭雁領。他們堅持以試點求突破、以突破帶發展的思路推動改革,分別在濟南和煙臺開展國省道試點,實施分級分類智能預警查控機制,精準打擊重點違法行為。在棗莊改造升級省際、市際卡口,開展入省、入市重點車輛查控,并加快推進重點服務區數字化警務室建設,高標準打造高速公路“三道防線一張網”升級版。
科技手段助力,交通違法“斷崖式”下降
圍繞實戰、聚焦實戰。山東交警通過智能化科技手段持續助力,充分發揮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優勢,不斷健全研判體系。對發現的警情,依托各支隊指揮中心、大隊分控中心、中隊數字警務室三級指揮體系,通過分級分類布控、立體無縫監控、融合一體通訊,實現“布得準、看得清、調得快”。
山東交警主動運用前沿技術,首創“長距廣角抓拍系統”和電子圍欄32處,重點路段貨車違法抓拍率由20%升至90%。依托“小目標違法定向分析模型”,利用集成指揮平臺和人臉識別技術,融合車輛類型、違法、軌跡等數據,溯源篩查違法載人嫌疑車輛,違法載人查處量提升23%。推動交通運輸部門建成不停車稱重系統121處,相關路段貨車超載率從28%下降到2%。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