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溢科技副董事長、高級副總裁劉詠平
說出你的目的地,車輛就會自動規劃出最佳行駛路線,結合安裝在道路旁的車路協同V2X路側設備,智能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會準確將前方道路情況實時告知。在加油站使用ETC無感加油,還能在合作餐飲店提前訂餐,并使用ETC無感支付……
這幅“讓交通更智慧,讓生活更簡單”畫卷的背后,是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溢科技”)不斷奮斗的身影。日前,金溢科技副董事長、高級副總裁劉詠平接受記者專訪,暢談未來智慧交通的種種新場景。
結合國情開展自主創新
劉詠平介紹,早期在推動ETC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歐洲、日本兩大主流技術路線。金溢科技2004年成立后,迅速組織研發團隊融合歐洲和日本的技術特點進行自主創新,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技術路線。
在設備的電源供給創新上,“我們選擇了使用電池的OBU產品,低功耗設計能夠保證設備具有七八年的續航時間,一旦進入讀卡繳費區域又能立馬激活。”劉詠平介紹,最初的OBU產品內使用以色列的一次性電池,后來找到國內的合規供應商,成本節約了一大半。
不久,金溢科技又創新性地在設備中集成了太陽能板,以及可重復充放的蓄電池。“這種多模供電方式很快成了行業內的標配。”劉詠平說。
參與系列國家標準制定
“由于產業快速發展,各種應用需求層出不窮,逼著我們在研發產品性能時要往前多想一步,針對從市場應用端傳導過來的需求,不斷開展技術攻關。”劉詠平說,2011年左右,金溢科技研發的新型OBU產品基本實現了全國產化,無論電池還是芯片,都找到了合格的國內供貨商,在核心技術、供應鏈、產能上實現了自主可控。
尤其令人稱道的是,在市場推廣過程中,金溢科技闖出了一條標準化發展道路。
劉詠平說,2006年,金溢科技受邀與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共同承擔了《電子收費專用短程通信》GB/T 20851-2007系列國家標準的編寫。2016年,金溢科技又參與制定了《汽車電子標識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進一步確立了在ETC領域的領先位置。
據統計,目前金溢科技已獲授權專利677項,正在申請的專利105項。
智慧交通領域精準發力
高速公路是ETC應用的主戰場,ETC技術也成為推動高速公路智慧升級的先行軍。數據顯示,2019年,金溢科技營收達到28.6億元,同比增長3.7倍,實現歸母凈利潤8.75億元,相比2018年增長近40倍。
“這是市場對我們的回饋。”劉詠平將優秀的市場表現歸因為公司長期堅持的自主技術研發和標準化發展,這也是金溢科技重要的創新密碼。
在劉詠平看來,高速公路收費只是ETC的應用場景之一,它還能在城市智慧交通、公安交通管理、物流追溯等領域精準發力。
他介紹說,目前金溢科技的智慧停車場管理系統已在江蘇、廣東的多個城市智慧交通項目中推廣應用。此外,ETC還可以在加油、洗車、養護、維修等汽車后市場發揮作用。
此外,成熟的電子標識技術能夠應用到各類涉車管理中。其中,金溢科技的電動自行車一體化號牌內嵌了RFID電子標識芯片。通過在各個路口、路段部署射頻視頻雙基識別設備,精準采集電動自行車信息,自動識別抓拍闖紅燈、逆行、占用機動車道等違法行為,有效輔助交通管理。
重點布局車路協同技術
劉詠平指出,車路協同是金溢科技重點布局的方向。早在2010年,金溢科技就啟動了智能網聯課題研究。2013年開始車與萬物互聯(V2X)產品的研發后,相繼推出DSRC、LTE-V等多種制式的路側基站和車載終端迭代產品,在國內率先實現車規級車路協同產品量產。
2017年,金溢科技牽頭成立交通運輸部智能車路協同關鍵技術及裝備行業研發中心。同年底,金溢科技攜手海梁科技在深圳福田保稅區的智能駕駛公交示范基地內完成了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的首發。
2019年,金溢科技作為華為5G工業模組的首發合作伙伴,開始了基于5G+V2X的研究。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去年底公布的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金溢科技榜上有名。
日前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與深圳報業集團深新傳播智庫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上市公司創新指數500強”排行榜中,金溢科技位列第54位。
以ETC為起點,助力智能網聯基礎設施、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網聯交通系統以及“出行即服務”(MaaS)平臺服務的生態構建,金溢科技這位專精特新“小巨人”正在智慧交通領域大顯身手。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