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于9月3日至9月7日在北京首鋼園舉辦。此次專題展共吸引百余家國際國內金融機構參與,富邦華一銀行應邀參與此次金融盛會,與同業共話趨勢、交流合作,展示自身在對外開放新機遇下取得的實踐成果。
此次服貿會參展機構囊括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59家外資機構參展,金融專題展國際化率達41.2%。參展機構將聯手展示中國金融業開放引領的生動實踐,加速構建全球金融服務貿易新生態,為國際貿易合作搭建金融服務的互通平臺。
富邦華一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王文鋒表示,作為大陸金融對外開放的見證者與深度參與者,富邦華一銀行受惠于各項政策利好,積極充分發揮優勢,著力在地化、差異化的特色經營。一方面,加速金融科技和信息科技發展進程,圍繞臺商建設開放、智能的新金融服務場景,并積極探索“綠色”基因與金融科技的結合;另一方面,秉持“客戶為先”的服務理念,以深耕大陸市場的信心,圍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力求創新金融解決方案,提升數字化金融服務能力的廣度與深度。
數字金融和綠色金融是本屆展會的重點之一。富邦華一銀行在本次服貿會以“科技綠動、正向富能”為主題,特別設置了創新金融體驗區,展示在“數智化銀行”建設進程中,將銀行服務和前沿科技結合的成果。現場通過沉浸式體驗、互動演示等形式,展示“線上營業廳”、“AI智能客服”、“VR分行”、“邦幫線上供應鏈金服平臺”等蘊含大數據、AI、VR等科技金融服務,直觀帶領用戶走進在場景中的銀行,也展示富邦華一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普惠金融以及綠色金融的實踐。
“線上營業廳”依托互聯網技術,通過視頻柜員即可遠程辦理證件過期更新、解除暫停非柜面等業務,不僅能擴大服務半徑、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更有效節能減碳,創造綠色金融環境。疫情期間,線上營業廳作為無接觸辦理業務的重要平臺,為無法臨柜辦理業務的客戶提供了“觸達全球、在您身邊”的“指尖服務”。“AI智能客服”則通過機器學習、語言處理等核心技術,精準從語音中捕捉到客戶需求,定向推薦服務類別或解決方案。其便捷的操作模式、簡潔的溝通語言,為用戶提供全天候、標準化的服務,尤其是為老年客戶帶來更具人性化的金融環境,有效降低老年客戶對金融科技的使用門檻,提升有溫度的服務體驗。
“邦幫線上供應鏈金服平臺”是金融科技在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產業升級方面的綜合化運用。結合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銀行通過該平臺邀請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供應商加入,結合線上盡調與線上核查,實現線上應收賬款管理、轉讓及融資。該平臺目前已服務上百家核心企業及供應商,用科技為企業創造了共贏產業金融生態圈;同時,不限區域、線上無紙化辦理、鼓勵綠色經營等特點,也凸顯了富邦華一銀行在服務實體、助力中小企業等議題上的積極態度。
富邦華一銀行作為大陸第一家全牌照運營的臺資銀行,積極探索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改變獲客、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等方面并取得了成果,例如全新推出的手機銀行3.0將金融產品與外部行業場景快速融合,實現在“場景中開銀行”,在科技的助力下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隨著全球產業鏈轉移及重構,跨境金融在大型企業及貿易服務產業發展進程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富邦華一銀行運用自身專業優勢,提供全交易流程的結算、融資、擔保、風險管理等綜合性的跨境金融服務,并積極推出一系列外匯收支便利化措施,包括“隨心結”、“隨心匯”服務,實現跨境外匯匯款業務多渠道、全流程線上化;探索創新性場景金融應用,為支持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創造更多可能。
2021年服貿會金融專題展全方位展現了開放改革賦能下的金融業發展碩果和多角度呈現綠色金融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創新路徑,更好向全球傳遞中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富邦華一將持續為經濟穩增長注入動力,分享金融科技在可持續發展中的實踐經驗,積極探索面向未來的金融創新,響應國家號召加快綠色金融發展,與行業一起奏響科技悅動的綠色樂章。
關于富邦華一銀行:
富邦華一銀行成立于1997年,立足上海,深耕中國大陸市場二十年有余,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全牌照運營的臺資銀行,資產總額現已突破千億元人民幣。跟隨臺商發展腳步,富邦華一銀行布局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等地區,26家網點遍布10個省、直轄市。是目前在大陸規模最大、牌照最全、網點最多、服務范圍最廣的臺資銀行。聚焦“服務臺商,服務大陸實體經濟”兩個本源,富邦華一銀行不斷創新產品和業務,充分發揮在地的全牌照優勢和富邦集團兩岸的資源優勢,為企業融資經營、支付結算、生活消費等核心需求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在臺商圈樹立了“工作生活在兩岸,富邦華一在身邊”的品牌口碑。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