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汽車市場里,花20萬元左右能買到的車,已經稱得上是各家企業(yè)悉心打磨的精品。
10萬以內的汽車,多處于代步車的范疇;10-20萬元價格,開始逐步滿足家庭用車的基本需求;而20萬元以上,則能體驗到關于豪華舒適等,屬于汽車領域里偏中高端的產品。對于所有汽車企業(yè)來說,能夠把20萬元以上的車型賣好,才能證明其企業(yè)/產品真本事已經開始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信任。
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發(fā)展,被譽為大規(guī)模普及元年的2020年過去,2021年,智能電動車銷量數字中,已不乏能與傳統(tǒng)燃油車抗衡的企業(yè)與車型。
譬如,2021年,我們已經見到了比亞迪秦PLUS DM-i以燃油車價格切入,獲得了超過傳統(tǒng)同級別成名車型的銷量,理想ONE超過了傳統(tǒng)同價位標桿漢蘭達的銷量。蔚來、小鵬等企業(yè),都在不斷追逐著刷新自己的月銷量數字。
越來越多讓人驚喜數字的背后,我們如今能看到新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有實力的企業(yè),在逐步起勢,從小變大、從弱到強,比如接下來要說的北汽新能源。
連續(xù)5個月交付量增長的背后,源于什么?
根據最新交付量數字來看,ARCFOX極狐已經連續(xù)取得5個月的增長。
雖然銷量成績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北汽新能源募資55億元,超過42億元直接投入到極狐品牌的建設之后,發(fā)力是很明顯的。
產品端,它目前在售的有2款車型,且接下來阿爾法S華為HI版也將在上海車展預售后,今年小規(guī)模交付。
現(xiàn)有車型中:
阿爾法S,補貼后售價25.19-28.19萬元,定位于中大型車,其面臨的主要對手是比亞迪漢EV;
阿爾法T,補貼后售價24.19-31.99萬元,定位于中型SUV,其面臨的主要對手是特斯拉Model Y、比亞迪唐EV、蔚來ES6等。
面對的競爭對手都是成名已久的“大牌”,能在這之中取得交付量連續(xù)增長、獲得更多新消費者認可,顯而易見的一點是,這2款車和現(xiàn)有車型是有較明顯優(yōu)勢的。比如,智能化、駕駛感受、安全性、設計等等,這些,在之前的試駕體驗過程中,我們也有所感受。
在之前的幾次試駕會和沉浸式試駕體驗里,我們同時摸過阿爾法S和阿爾法T兩款車型,都駕駛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先是它的性能表現(xiàn),在阿爾法S身上,由前后雙電機組成的動力系統(tǒng),能帶來430馬力+720N·m的動力數據,而且還支持彈射起步。深踩下“油門”,感覺像是開著超級跑車,人會被牢牢的按在座椅上,車則直接兇悍的沖出去。但,不用驚慌,因為與之匹配的剎車系統(tǒng)經過了強化,也能快速的讓車輛牢牢靜止。
性能這個方面,要佩服北汽新能源對其的研發(fā)與投入。在這臺4.2秒破百的轎車身上,既能實現(xiàn)很好的加/減速性能,同時也不必擔憂日用,因為最高續(xù)航里程超過了600公里,在SUV阿爾法T身上,則變得更強,甚至能達到653公里。甚至于,在實際體驗的過程中還能發(fā)現(xiàn)一個小驚喜“它的實際續(xù)航里程,甚至比續(xù)航里程更高”。這之中,即因為它使用了194Wh/kg的SK高性能電池,更因為北汽新能源一直以來在三電技術上的技術積累。作為中國最早進軍純電動汽車領域的車企,多年來積淀的電機/電控/熱泵/BMS管理等研發(fā),讓阿爾法S和阿爾法T最終兼具了性能和實用。
比如說,在阿爾法S這款轎車身上,盡管它的尺寸不小,長度接近5米/軸距超過2.9米,但在彎道之中,總能感受到“指哪兒打哪兒”那種運動車的通快感,這讓它開起來和市面上大多純電動轎車主打舒適不同。究其原因,和使用了更好的材料(鋁合金材質懸掛)有關,和使用高成本結構有關(多連桿懸掛),更和“制造皇帝”麥格納的調校/制造有關。
阿爾法T這款中型SUV也是一樣,開它的感覺,首先和阿爾法S一樣,懸掛有著高級感,過溝坎減速帶都很沉穩(wěn),以及能在彎道里有精準的指向性。還因為是裝備了電控四驅,以及SUV的高離地間隙,它的通過性更好,而且也有高級感。比如,面對模擬的冰面、沙地和顛簸路,其實只要輕扶方向盤就好,底盤的濾震很強讓車里高級感滿滿。
這種好的駕駛感受,其實并不讓人意外,畢竟其制造來源于巨頭麥格納,一家全球擁有294家工廠,生產制造全新奔馳G級、捷豹I-PACE等等知名車型。麥格納,自身就與高端/舒適/精密汽車制造之間基本劃等號。
智能,自然是另一個核心亮點。拉開車門,看到充滿科技感的幾款大屏,你就會知道它們不簡單。首先,常規(guī)的智能座艙功能它一應俱全(語音控制各種功能、在線導航、下載第三方App、顯示能耗、調整車輛模式等),同時在反應速度/流暢度上,要比絕大多數車更好。可以聽歌、可以看電影、可以操控智能家電、可以不斷的OTA升級等等。而且除此之外,它還更安全,原因在于,這套智能座艙來自ARCFOX極狐、華為、麥格納聯(lián)手打造的全球首個商業(yè)搭載5G技術的IMC架構,滿足中國、歐洲雙認證標準。且率先搭載華為新一代MH5000 5G芯片 T-BOX,盡可能免去了信息泄露等風險。關于智能部分,還要說的是它們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有幾個核心的亮點:ACC自適應巡航狀態(tài)下加減速平順,不會忽然沖起來讓人不適,還能進行車道保持,讓車輛始終在線內;另外,在HUD抬頭顯示上還有可視化UI,能隨時洞悉駕駛輔助的很多狀態(tài)。當然,更讓人期待的,則是下一步華為智能駕駛融入時,搭載了激光雷達和新系統(tǒng)的它,能在輔助駕駛時更安全、快捷。
最后要說的,自然是純電動車的安全。就在不久之前的2021成都車展上,ARCFOX極狐公開展示了其安全方面的技術特征和表現(xiàn),鋼鋁混合車身+1500MPa超高強度熱成型鋼同時滿足了輕量化+長續(xù)航、高硬度+高吸能表現(xiàn);而電池包,通過四橫一縱電池包加強筋、獨有水管弱化結構、恒溫管理保護、IP68級防水防塵這些先進技術,帶來了能量密度+重量+安全的均衡;另外還有,它的整車生產工藝通過使用SPR鎖鉚螺釘、FDS流鉆螺釘、超過150米的高強度結構膠等工藝,再結合麥格納的生產能力,最終又帶來了好的品質與做工。
性能、續(xù)航、智能、設計、空間、價格、安全等等,如今的ARCFOX極狐都相對市場主流車型有自己的獨到優(yōu)勢,于是,眼前的交付量連續(xù)增長自然是水到渠成,后續(xù)大概率還會繼續(xù)增長。
現(xiàn)在只是開胃菜,接下來的潛力更大,為什么?
產品越來越好,并在不斷進化,國內多家新銷售渠道正在逐步鋪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ARCFOX極狐加入它的App進行交流,但本質上,如今只能算得上ARCFOX極狐的開胃菜。因為,隨著它的新技術車型開始小規(guī)模量產,接下來大范圍交付,智能純電動車型的使用感受,大概率會被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今年上海車展,ARCFOX極狐引爆了全網,因為那款阿爾法 S 華為 HI 版。華為 Logo和極狐 Logo并列放置,在它的身上,同時融合著北汽新能源的智能座艙/駕駛解決方案,與華為 ADS 全棧智能駕駛平臺,感知硬件中最顯眼的是三顆激光雷達。在新車上,將在左、中、右三個方向裝備激光雷達,這樣的布置讓阿爾法 S 華為HI版 對于側向環(huán)境的感知更上一層樓。另外,它還有V2X 加高精地圖的附加感知。
最終,在那條釋放的視頻上,我們看到了很多超過現(xiàn)有主流的智能駕駛表現(xiàn),比如,可以在車輛自身感知以外根據交通情況作出「超視距」的提前準備與決策。
目前,這臺車將在第四季度小規(guī)模量產與交付,一臺擁有3 激光雷達 + 9 ADAS 攝像頭 + 6 毫米波雷達 + 高精地圖多重感知,再加上北汽新能源+華為對算法、冗余的不斷精進,相信,它會讓智能駕駛加速進步。
于是,車主能享受到的,就變成了高于數據的續(xù)航、盡可能讓自己輕松和安全的智能駕駛輔助、極高的性能,以及出色的設計、高品質、高耐用性等等。
仔細看看ARCFOX的朋友圈,一切的一切,將充滿無限進化可能。
早在2017年,小米就與北汽集團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為ARCFOX極狐產品進行賦能;
ARCFOX極狐還聯(lián)合華為共建了“1873戴維森創(chuàng)新實驗室”,共同開發(fā)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網聯(lián)電動汽車技術;
2021年,百度 Apollo 聯(lián)合北汽極狐共同推出 Apollo Moon 共享無人車,這是繼 2019 年后,百度 Apollo 發(fā)布第五代無人共享車。之后,極狐的自動駕駛路試關鍵數據會越來越多,自身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升級能力也進而更強;
同時,ARCFOX極狐的“朋友圈”里,還有博世、西門子法雷奧、博格華納等耳熟能詳的巨頭。
寫在最后
厚積而薄發(fā),隨著ARCFOX極狐在今年4月的新爆點,隨著新融資的到位,隨著接下來的新車推出以及銷售渠道、用戶圈層進一步打通。可以這樣賦予它一個定義:
由北汽新能源所打造的扎實底蘊,匹配上一系列深度融入的合作伙伴,我們將見到一個產品上不斷進化、無短板、在智能化/安全上擁有核心優(yōu)勢,以及價格始終給予“親民”態(tài)度的車型和企業(yè)。
不斷放大自身優(yōu)勢,兌現(xiàn)一系列的千里之后,屬于ARCFOX極狐的未來,有著極大潛力。而接下來它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如今的發(fā)展勢頭,進一步讓自己的產品/服務/渠道/智能,更真切的讓消費者感知到,優(yōu)勢是什么。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